明确六方面重点工作!力争2035年美丽山东目标基本实现

2024年04月29日 23:32 


4月29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有关内容。会上记者获悉,《实施意见》全文共9章27条。提出了主要目标是到2027年,美丽山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到2035年,美丽山东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山东全面建成。明确了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实施意见》明确六方面重点工作,体现四大特点

《实施意见》总体要求部分,明确了美丽山东建设的指导思想,分阶段提出了美丽山东建设的主要目标:到2027年,美丽山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到2035年,美丽山东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山东全面建成。

重点任务明确了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格局、推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优化调整交通运输结构、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6项任务。

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提出打好蓝天保卫战、打好碧水保卫战、打好净土保卫战、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推进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5项任务。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提出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等2项任务。

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提出切实维护生态安全、强化环境风险防控、严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等3项任务。

加快建设美丽山东新高地。提出建设美丽城市、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美丽山东样板等3项任务。

大力开展美丽山东建设全民行动。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培育弘扬生态文化、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建立多元参与行动体系等4项任务。

《实施意见》第八章和第九章为保障措施。强化美丽山东建设支撑保障,提出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政策保障、加强科技支撑、强化项目支撑等4项要求。加强美丽山东建设组织领导,明确坚持和加强党对美丽山东建设的全面领导,健全推进机制、建立评价体系、实施进程评估,要求各市和省有关部门、单位细化目标任务、完善政策措施,抓好工作落实。

《实施意见》主要特点是编制过程中,重点做到“四个坚持”:

坚持充分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对照国家《意见》明确的目标任务、思路举措,加强系统谋划,全面贯彻落实。

坚持注重结合山东实际。聚焦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等,与正在推进的各项重点工作有机衔接。

坚持突出问题导向。围绕绿色低碳转型、环境质量改善、生态保护修复、守牢安全底线等重点问题,制定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加快塑造绿色低碳转型新优势。

坚持强化责任落实。各项重点任务都明确了牵头单位、配合单位,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担,推动落实落地、见行见效,努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美丽山东新篇章。 

 

全省累计生态资金奖补超过3亿元

2017年开始,山东省共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2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1个,数量位列全国第一方阵。工作中,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有关部门,着重把握了四个方面:

 注重示范引领。组织遴选时,既看生态本底,更关注申报地区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综合衡量比对沿海、内陆、山区、平原等不同地区,统筹兼顾市、县、乡、村四级,真正做到创成一个,引领一片。

强化政策激励。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激励机制,荣誉之外,各地对示范创建命名地区还实施生态资金奖补,全省累计奖补资金超过3亿元;将创建情况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进一步激发地方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比如济南、潍坊等市每年依据创建级别给予创建成功的县(市、区)不同等次的资金奖励。

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明确了取消创建申报资格的重大情形目录。如,列入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典型案例的,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排名位于全省靠后的,均不得申报。定期对全省所有命名地区的大气、水等核心环境质量指标进行排名通报,确保示范区的先进性。

推进“两山”转化。与文旅部门联合,将创建地区作为生态旅游首选地。指导创建地区试点开展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探索“两山”转换路径,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如蒙阴县开展县乡村三级GEP核算,建立了全省首个县级GEP核算平台,推动解决生态产品价值“度量难”问题;搭建“绿色银行”交易平台,打通了“生态”与“富民”转化通道。

(记者 陈俊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