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战记40丨战“疫”见真章!90后的“三十而立”

2020年03月05日 15:25  大众网·海报新闻

 

  孔老夫子说,三十而立。2020年,第一批90后迎来了而立之年,即便是最年轻的90后,也21岁了。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父辈们眼里“没吃过苦”“有个性”的他们,能不能担起重任?

  现在,他们用实际行动消除了这一疑问,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中交上了他们这一代人的答卷。战“疫”见真章,这批90后,能担事!

  90后年纪不大,干活绝不含糊 

  “我们年轻,脏活累活我们来!” 

  在战“疫”前线,90后年纪不大,干起活来却一点不含糊。吸痰、采集咽拭子等与患者近距离接触的危险工作,他们能做好,专业素养达标;给患者处理大小便、翻身、打饭、扔医疗垃圾、修医疗仪器等杂活累活,他们抢在前面做。

【安桂元为85岁不能自理的老大爷处理大便】 

  “我们的精力等各个方面都在最好的状态,我们应该承担这些责任,遇到体力活,我都跟组长说多给我排一些。”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援湖北国家医疗队的90后医生毕志超说。

  “相比来说,我们实战经验也许少一些,但遇到问题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总是想着迎难而上,把问题解决。”山大二院援湖北国家医疗队的90后护士王肖宁说。

【2月10日,抵达武汉次日,山大二院援湖北国家医疗队到同济医院光谷院区进行工作交接。同济医院的工作人员准备病区时发现刚从仓库领回的紫外线消毒灯不亮。王肖宁(着蓝色冲锋衣者)主动上前帮忙,发现原因是保险丝没安好,“拧了几下就亮了。”】 

  山大二院90后医生张亚萍的第一个夜班就遇到一位病情不稳定的病人。“当时患者非常烦躁,拼命地往外吐气管插管,我一边用手扶着患者的气管插管,避免脱管,一边安抚患者,弯着腰一个姿势持续了快半个小时。”

  对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非常危险,特别是吸痰。因为吸痰过程中患者会出现咳嗽反射,产生气溶胶漂浮在空气中。这项危险的工作,护士们一天少则做十几次,多则几十次。但90后急诊科护师时洪伟,对这项危险工作早已习以为常。

【时洪伟为患者吸痰】 

  “我就像提着一袋子一袋子的炸药。”山大二院援湖北国家医疗队的90后护士毕舒宁负责清理隔离病房里的垃圾时,穿着防护服的她,经常一下就提起三四袋半人高、装得满满的垃圾袋,送到指定地点处理。“隔离病区的垃圾都是高污染的,感染风险的,所以我们需要做三级防护,有一个额外的头套,我觉得还挺好看,有人说戴上像‘修女’一样,但其实特别闷,在里面喘不上气,稍一活动就吃力。”毕舒宁说。

【毕舒宁手提隔离病房的垃圾】 

  “是有些害怕,还有点手忙脚乱的。手一直在抖,嘴里不停地絮叨‘打扰您了’,酒精瓶拧了半天才拧开。”从河南到武汉来支援的90后护士贾晓阳,负责一项特殊的任务——对病逝的患者遗体消毒包裹。她送走的第一位患者是一名70多岁的老奶奶。虽然害怕,但她还是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让逝者有尊严、体面地离开人世。

  除了本职工作干得好,医疗队中的90后也懂得关心、体贴别人。

  “平时领导啊、姐姐们都说,小宁年纪小,我们得照顾他。但是咱自己心里明白,你都二十四五的人了,那还叫小孩子吗?有事儿,肯定得冲在前面负起责任呀。”96年出生的护士王肖宁说。

  在山大二院援湖北国家医疗队里,同样96年出生的护士常超则告诉记者,她平时没事就喜欢逗病号、逗同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爱笑的常超】 

  因为长期带护目镜,医生护士们的额头、鼻梁大多都被压得红肿一片,有的起水泡、有的破了皮。“那天跟我妈视频,她问我脸咋弄的,心疼得眼泪汪汪的。我说是护目镜压的,一点都不疼。”90后护士吴梦梦随后又悄悄跟记者说,“其实老疼了。”

【从病区出来,护目镜和口罩压得脸疼。吴梦梦脸上贴了几枚压疮贴,她说现在“自带马赛克”。】 

  “大人们”:由担心变放心 

  被当做“孩子”的90后:由没底气变有底气 

  一开始,对90后上战“疫”前线,很多人不放心。

  “每日温馨提醒:对自己负责就是对全队负责,保护自己就是保护全体队员。大家必须有超强的安全防护意识,保证在工作区、生活区的绝对安全。”在武汉,山大二院援湖北国家医疗队队长马承恩,每天都要在微信群里不厌其烦地叮嘱队员。这批医疗队131人,90后有42人,其中3位医生,39位护士。一开始,这些年轻的孩子总让马承恩有些放心不下。

  广东省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第一批援湖北医疗队护士长邓佩瑛也同样如此,她在日记中写道,“早在出发前,当我第一眼看到支援队成员名单的时候,我的内心充满了忐忑。护理团队90%队员都是90后……我不知道能不能带领这个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团队顺利完成这次艰巨的抗疫支援任务,我害怕他们中任何一个人出现任何问题。”

  不只“大人们”不放心,总被当做“孩子”看待的90后,其实一开始心里也没底。

  虽然报名的时候积极得不行,但真要走了,和亲人朋友告别的时候,不少90后还是忍不住掉了眼泪。

  “一开始来的时候确实没有什么底气,觉得自己年轻没有经验,非常忐忑,怕自己完不成任务。后来我们主任给我加油打气,因为我工作后接触的全都是危重患者,置管、插管等各种操作都能熟练掌握。我就顿悟了,其实我不是两手空空。”刚到前线医院,山大二院急诊内科的90后医生张亚萍经历了从“没底”到“有底”的过程。

  山大二院90后医生毕志超也说,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经常组织进驻该院的各个医疗队进行病例讨论,与前辈们的研讨,使他收获巨大,“对新冠肺炎的理解提高得更快了。”

【毕志超与其他医疗队的同行、前辈做病例讨论】 

  随着战“疫”工作步入正轨,90后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这场大考中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好评。

  “90后的孩子,活泼、好动、爱生活,但是不代表他们没有责任心,他们一样对工作充满追求,也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人们证明她们的责任感。”山大二院援湖北国家医疗队联络员、护理组的大组长董红说。

【频繁洗手、消杀,年轻医护的手总是脱皮,图为队员常超和张文文的手】 

  “我们这一批队伍,90后不算少。从近一个月的工作来看,我们90后的队员成长非常快。他们有思想、有灵魂、有战斗力,可堪重任。”山大二院援湖北国家医疗队领队魏峰涛对队伍中的90后评价也很高。

【山大二院90后医生郑凤杰与领队魏峰涛查房】 

  山大二院援湖北国家医疗队副队长王欣感慨,这还是第一次在这么艰巨的任务中和90后的孩子们共事。之所以叫这些小战士们孩子,是因为他的儿子也是90后。但在共同战斗的日子里,他欣慰地看到孩子们像真正的战士一样勇于承担,乐于奉献,不怕危险,敢于直面生死的考验,有畏惧但没有退缩,有紧张但没有慌乱,有思念亲人的泪水也有打靶归来的欢歌,“这就是我眼中的90后战友,让我放心,让我疼爱,让我敬佩,也让我和他们站在一起倍感骄傲!”

  健身、看书、发呆…… 

  卸下“盔甲”的90后是这样的 

  在光谷医院光谷院区,山大二院援湖北医疗队的医生们实行两班制,医生分为4个组,一个班次12个小时,然后调节白班夜班进行休整。医疗队的护士们则被分为10个组,每个班次4个小时。

  工作之余,医疗队里的90后都做些什么呢?王欣所说的90后“打靶归来”的欢歌有什么?

  在武汉,记者采访了多位90后医护人员,总结发现,尽管下班回来只能蜗居在酒店的小房间,不能外出,也不能串门。但他们的业余生活花样挺多,很会给自己找乐子,“可盐可甜”,时而“霸气”,时而“呆萌”。

  做Keep(一款健身APP)、平板支撑、俯卧撑、练哑铃,写改善防护服的文章、写日记,看《百年孤独》、看东野圭吾的书、看医学专业的书……

【张亚萍自制小哑铃锻炼身体】 

  听周杰伦的歌、看电视、看搞笑综艺、看脱口秀、看动画片,刷微博、刷抖音、玩游戏,敷面膜、观察自己剪掉后又长出来的头发、在屋里养蒜、坐在窗前发呆……

【张文文说,她刚脱掉防护服的样子,好朋友和同事都认不出来】 

【护士马文玉手绘自己穿着防护服工作的场景】 

  90后护士安桂元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他的小女儿安馨刚出生不到三个月。每天早上6点多,安桂元睁眼第一件事就是看家人发过来的女儿小视频。“好想抱抱她。”安桂元说,这就是他现在最想做的事。

  在战“疫”前线,即使短暂地闲一会儿,这些90后医护人员也尽量让自己“忙”起来,就像郑凤杰说的,“给自己找点事儿做,别老想着身在武汉啥的。”

  当然,他们最希望的就是,疫情早点结束,早点回家,逛街、吃饭、看电影,过回普通平凡的生活。

【卢欣欣手绘漫画:原本的样子与此时的样子】 

  还有不少90后医护人员把自己的爱好和医院里的患者以及抗击疫情联系起来。

  近日,一名来自辽宁大连的护士刘玉化身“壁画高手”,和同事们一起,在武汉雷神山医院的墙上画上了一幅幅“壁画”。用海蛎子、热干面、大白战病毒等暖心的卡通形象温暖了患者和同行,让医院紧张的气氛轻松了不少。

  在武汉青山方舱医院,来自河南郑州的90后护士邵青青和同事们把自己叠了10天的200只纸鹤分给了患者。每一只千纸鹤的翅膀上还写着鼓励话语,比如“雨后阳光,依旧灿烂”“阴霾过后,仍见蓝天”。

  从上海来到武汉的90后护士夏琼华喜欢唱歌,休班在酒店的时候,她制作了一个战“疫”Vlog,其中的配乐《相亲相爱》还是她亲自演唱的。

  其实,除了医护人员,在这场与新冠肺炎的斗争中,随处都可以看到90后的身影。

  在武汉,90后酒店老板张禹家从大年初一开始,独自留守酒店,为医护人员免费提供住处,一个月亏了15万,却仍在坚持;

  90后快递小哥苍禹威每天给两千多户居民义务送菜;

  在浙江,90后网格员李群一天爬了60幢楼,走访了500多住户,虽然小腿一直是酸的,但李群觉得掌握了第一手疫情防控资料,非常值……

  这一个个热情、真诚、有血有肉的90后,正在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新生代力量”。正像山大二院96年护士常超在出征武汉前说的,90后要去承担90后应该承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