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1天创富为1952年全年4.8倍

2019年09月16日 18:45  本报记者 王天宇

  “现在我省一天创造的财富,相当于1952年全年的4.8倍。”916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公布了大量的数据对比,这些数字呈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山东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 

  经济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关兆泉介绍,全省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43.8亿元提升到2018年的7.6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52年的344.4倍;现在我省1天创造的财富量,相当于1952年全年的4.8倍。

    1952年山东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只有6.4%2018年提高到8.5%,稳居各省区市前三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六千亿元,由1950年的4.4亿元提升到2018年的6485.4亿元,增长1474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91元提高到2018年的7.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82倍,年均增长8.2%;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1525美元,处于中高收入国家人均水平。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三次产业结构由1952年的67.4:16.6:16调整为2018年的6.54449.5,实现了由“一二三”到“二三一”再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 

  近年来,山东抓住国家批复山东建设全国首个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重大机遇,全面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十三五”以来累计压减粗钢产能1152万吨、煤炭产能3577万吨,关停电解铝违规产能321万吨。加快改造提升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等五大优势传统产业。着力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等五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近两年平均增速分别达9.3%10.3%,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比重提升到20.3%,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全面起势。 

  开放型经济优势不断增强 

  据了解,1950年全省货物进出口总额仅为4149万美元;改革开放之后,全省对外贸易进入快速发展轨道,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8.7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2923.9亿美元,年均增长15.7% 

  山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占全省比重分别达到26.9%27.4%60.2%。不断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外商投资企业从1981年的1家发展到2018年的1.5万多家,累计吸引214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741个;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汇聚齐鲁,目前住鲁院士达到73人。 

  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 

  山东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 1953年的7.3%提高到2018年的61.18%。统筹城镇发展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出台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意见以及“五个振兴”工作方案,选择10个县、100个乡镇、1000个村实施“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开展美丽村居建设4大风貌区、10条风貌带、300个示范村“四一三”行动,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加快推进农村改路、改电、改校、改房、改厕、改水、改暖“七改”工程,道路、给排水、环卫、通信、电力等公共服务不断向农村延伸,全省99%的村通达客车,行政村实现光纤全覆盖。 

  人民生活迈向全面小康 

  1952年,山东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仅为121元和60元,2018年分别达到39549元和16297元,分别是1952年的326倍和270.7倍。2018年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6.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5% 

  精准扶贫成效明显,紧盯“黄河滩”,聚焦“沂蒙山”,锁定“老病残”,387.6万省定标准以下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扶贫搬迁,60万黄河滩区居民脱贫迁建工作全面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