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乱象调查:价差1.6万倍,产品成分五花八门

2023年07月12日 16:28  北京商报

    医院和电商平台上售卖的“三伏贴”并不完全相同。

  7月11日,我国正式“入伏”。在我国传统民俗中,人们会在“入伏”这天开始贴敷“三伏贴”,以此来治疗、预防冬天发作的鼻炎、气管炎、咽炎、哮喘等疾病。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一大早便挤满了前来贴“三伏贴”的人,医院大厅的柱子上也贴着不同科室贴敷的指引。与此同时,各个电商平台上也有各种“三伏贴”在售卖,单品价差高达1.6万倍。

  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国家相关部门对食药产品等有严格的分类,以规范生产使用,但市场上销售的“三伏贴”究竟属于哪类,却显得有些混乱——有的标注为医械产品,有的则标注为日用品、保健品。这些都让消费者十分困惑:“我买的‘三伏贴’安全吗”?

  混乱的市场 

  在电商平台上,“三伏贴”被一些商家包装成包治百病的“万能贴”,宣称可以治疗消化、呼吸、免疫系统疾病,对妇科产后、祛风湿、降“三高”等有功效。不少商家标示“祖传配方”“医院同款”“厂家直销”,出售的产品款式琳琅满目,品牌多样,显示的月销量动辄数万件甚至数十万件。

  产品的成分也五花八门。如“广药白云山三伏贴”原料为艾草、细辛、白芥子、干姜和花椒,“荆王御艾三伏贴”原料则为元胡、生姜、甘遂、麝香、细辛和肉桂,还有个别产品成分达20余种。另外,部分散装“三伏贴”则直接是无任何标识的“三无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电商平台销售的“三伏贴”价格也是天差地别。北京商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检索“三伏贴”后按照价格进行排序,价格最高的是简贺大药房旗舰店里的“北京正品三伏贴三九穴位贴膏(紫色)”,该产品16996.6元21贴,包装盒上写着“北京同仁堂”。价格最低的是“三伏贴30贴儿童成人通用”裸装三伏贴,1元10贴。两者单品价差1.6万倍。

 

  在治疗功效、成分背后,则是身份多样的“主体”。北京商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检索发现,如北京同仁堂和采芝林广药白云等老牌药店售卖的“三伏贴”,大多都有医疗器械产品备案凭证编号或产品备案号等,但仍有许多生产主体“无证”生产“三伏贴”。

  以在电商平台检索“三伏贴”后排名靠前的“荆王御艾三伏贴”为例,该产品针对儿童体弱、亚健康调理、关节问题、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妇科问题等给出了贴敷方法。商品详情页上有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但所属主体是合肥禾花亭商贸有限公司,而该品牌所属的湖北蕲春荆王御艾科技有限公司,则是一家制造业企业。

  缺失的标准 

  就电商平台和医院里出售的“三伏贴”的区别,北京商报记者联系了北京一家中医院的主治医师王医生,她表示,医院和电商平台上售卖的“三伏贴”并不完全相同,尤其在监管上,“目前从三甲医院售出的‘三伏贴’是监管最严的,受到中医药管理局和市场监管局的严格核查”。

  北京商报记者查询发现,目前国家层面对“三伏贴”的监管主要集中在对提供贴敷服务主体的限制。2013年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便发布通知指出,开展“三伏贴”服务的机构应为具有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核准登记的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或民族医学科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并已开展相应的中医药或民族医药服务工作。

 

  此外,还有一些地区对“三伏贴”的功效宣传进行了明确限制。如6月26日,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印发《2023年北京中医药“冬病夏治三伏贴”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仅用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以及小儿、老年人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喘人群,严禁为追求经济效益不合理扩大应用范围及应用人群。

  但对于生产、销售“三伏贴”的主体标准,以及“三伏贴”产品本身的生产标准,都缺乏明确、统一的规定。北京商报记者拨打卫生计生热线12320询问时,工作人员称在系统内没有查询到“三伏贴”的生产标准记录。

  “‘三伏贴’的分类目前存在一定的混乱,有的被归类为日用品、保健品,有的归类为医疗器械。针对这种情况,国家相关部门尚未进行明确的分类和管理。”一位业内人士赵先生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说。

  隐藏的风险 

  如此强调“三伏贴”的标准,是因为“三伏贴”如果贴敷不好,将产生较大的风险。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2019年7月19日发布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组赶赴江西指导“三伏贴”不良反应诊治和善后工作》一文中提到,江西省儿童医院在提供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服务时,使部分儿童出现皮肤瘙痒、灼痛感、水泡等不良反应。经专家组调查,2019年7月12日,该院医务人员为提高疗效,在“三伏贴”辅料配制过程中将往年配方中的嫩姜调整为老姜,酒精浓度从56°提高到62°,最终认定当时的“三伏贴”不良反应系辅料配制欠合理导致。

  正规医院在进行“三伏贴”贴敷服务时尚且出现过问题,电商平台上成分五花八门、生产企业各种各样的“三伏贴”不得不让人引起关注。

  同时,在产品本身外,相关规定一直强调的提供“三伏贴”贴敷服务的主体需有行政许可,也明示了在电商平台购买“三伏贴”回家自行贴敷的风险。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主任陈云飞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些阴虚火旺的病人,本就不适宜敷贴“三伏贴”,但这些人还是会买来尝试。使用一段时间后,不知不觉,晚上开始睡不着觉了。“这是他体内的虚火被引发出来了。很多病人都会有类似的不良反应,只是不明显,大家都不放在心上。”

  此外,他指出,很多网购产品随单附送的穴位图也不准确。若消费者在一些大血管或皮下脂肪少的部位贴错,如八髎穴,一旦溃烂,很难愈合,还可能会引起炎症等一系列问题。又如,针对提高免疫力的穴位,关节部位的穴位不宜用于敷贴,“解溪”穴就位于踝关节处,如果起泡溃烂,容易影响关节活动。

  “‘三伏贴’毕竟含有药品成分,家里老人有的不太懂,自己在网上购买后回家贴敷很危险,还是希望有关部门能统一生产标准,尤其是电商平台销售的产品。”消费者吴港向北京商报记者说道。

  赵先生也建议,目前仅有三甲医院售出的“三伏贴”受到严格监管,其他医院或市场上销售的“三伏贴”受到监管的程度有所不同,因此,购买三伏贴时需要选择有信誉和口碑的渠道,同时注意产品的成分及标识,选择符合个人需求的产品。

  编辑丨杨博

  图片丨北京商报(张笑嫣 张旭鸿 摄)、电商平台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