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千万工程”,一份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样本

2023年07月07日 17:38 

  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  特稿:“千万工程”,一份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样本 

  山青江碧,鸟飞虫鸣,推窗见绿。盛夏时节,行走在之江大地,连绵不断的美景中,百姓温和满足的笑脸更令人过目难忘。绿水青山把“诗与远方”带到身边,也把好日子带到眼前。

  二十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开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推动万千乡村的美丽蝶变。二十年后再回眸,“千万工程”不仅改变了浙江村庄的风貌,重塑了当地农民的命运,更探索出一条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路径,打造出一份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样本,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镜鉴。

  绿色变革 守护地球家园 

  汽笛声中,浙江安吉鲁家村的观光小火车开动了,这条4.5公里的环村观光线串起沿途十多个特色家庭农场。

  百合农场中,绿柳成荫。鲁家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主任裘丽琴快人快语,一说起5年前的“高光时刻”,还是抑制不住地激动。

  2018年,浙江省“千万工程”荣膺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裘丽琴作为领奖代表之一,向世界分享了家乡的可喜变化。她说,一个50多岁的中国农民能站上这么高的国际领奖台,“得益于我们鲁家村在‘千万工程’中取得的成就”。

  “过去的鲁家村村民有个顺口溜: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蚊蝇满天飞,臭气四季吹。现在的鲁家村全村皆是景,开门就是花园。”裘丽琴说。

 

  2018年9月26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地球卫士奖”颁奖典礼在美国纽约举行,裘丽琴发表获奖感言。 

  从“垃圾治理”到“厕所革命”,从关停“小散乱”企业到实施生态修复,随着“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山乡脱去旧貌换上新颜。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曾多次走访浙江城乡,亲眼见证了“千万工程”带来的改变:在浦江县,曾经色泽浑浊、污染严重的“牛奶河”,已变得干净、清澈,现在“孩子在河里游泳时哪怕喝上几口河水也没事”;当地居民常常漫步河岸、享受美妙环境,那份满足惬意“让人难忘”;湖州市变山水风景为旅游资源,靠人工繁育挽救濒危鸟类种群,这种把自然之美与先进技术手段结合的生态修复方式“令人称赞”……

  海内外学者认为,“千万工程”推动打造的中国乡村发展模式,解决了社会、经济、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高度契合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在这里,绿色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民众获得更多发展机遇,更加珍爱自己的家园,成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地球卫士”。

  一杯安吉白茶,清香沁人心脾。安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在索尔海姆看来,“两山”理念的提出可以被视为中国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节点。

  “过去人们只关注经济增长,现在的着眼点是高质量发展。”在习近平主席的推动下,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深刻而持久的绿色变革。

 

  2019年6月6日,在鲁家村,游人乘坐观光小火车游览。 

  从大熊猫、雪豹等珍稀动物的保护,到长江阶段性休渔政策的实施,从国家公园体系的蓝图擘画,到防沙造林增绿的持续推进,索尔海姆认为,中国用较短时间取得了西方国家几十年才能取得的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展现了建设生态文明、保护地球家园的决心和智慧,为世界带来丰富启示。

  索尔海姆说,习近平主席今年春季考察了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金牛岛红树林片区,强调红树林保护的重要性。习近平主席亲力亲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令人深受触动。

  “我希望更多国家领导人去红树林看看,因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亟待保护的生态系统。”索尔海姆认为,正是习近平主席真抓实干、久久为功的精神,让中国的乡村面貌发生惊人改变,让这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

  诗意栖居 打造美丽经济 

  修竹如海,碧浪澎湃。莫干山,因春秋时期莫邪和干将在此铸剑而得名,被外国媒体评为全球最值得去的45个旅行目的地之一。

  迎着清凉山风,漫步莫干山麓五四村,前来考察的柬埔寨人民党青年政治家考察团成员诺拉达纳陷入沉思。莫干山诞生了中国最早一批“洋家乐”,如今精品民宿云集,文旅产业兴盛,全球游客慕名而至。

  “这里的人民非常勤奋,对工作高度投入,特别善于创新。”诺拉达纳赞叹地说,“把这些村庄变成热门旅游目的地,激励了包括柬埔寨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优先考虑生态和绿色发展。”

 

  2023年6月25日拍摄的德清县莫干山镇仙潭村(无人机照片)。
 

  二十年来,诗画江南催生了美丽经济,休闲农业、文旅、教育、康养、文创等乡村新业态不断涌现,农家乐、乡村非遗等地方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山村小学有了“云机房”,“数字羊倌”有了新生活,智慧健康服务站、无人健身房等公共设施让乡村生活更便利。

  每一寸山河都有独特的风景。“千万工程”打造宜居宜游的未来乡村,“共富工坊”让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山海协作”以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实现共同发展……一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徐徐铺展。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是哈萨克斯坦阿里—法拉比哈萨克民族大学教授纳比然·穆罕默德哈努雷几十年前留学中国时就熟知的谚语。2018年受邀考察浙江,惊叹于当地的自然美景和生态惠民理念,这位学者称之为真正的“生态天堂”。

  当地村民们告诉他,以前家里没有清洁饮用水,如今通过生态修复、发展乡村产业,不仅改善自然环境,还让百姓安居乐业。“哈萨克斯坦也有大量乡村,这种乡村经济的发展模式对我们的实践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既立足本地特色,又坚持统筹城乡;通过科技赋能、产业延伸、创新驱动保持乡村活力……通过实地考察和与当地人深入交流,柬埔寨人民党青年政治家考察团成员赛孟金收获满满。他说,“千万工程”缩小了城乡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群和欠发达地区受益匪浅。

  浙江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缩影。在穆罕默德哈努雷看来,中国探索出了一条保护生态、发展经济、实现共富的乡村现代化路径,“乡村兴则国家兴,这为发展中国家带来重要启示”。

  以人为本 共享现代文明 

  神气的公鸡、金黄的稻穗、奔跑的羊群……走在浙江西部山区的衢州市余东村,街巷间随处可见色彩浓烈的墙画。村民们脚踩长梯、手握画笔,在一面面白墙上晕染开独属乡村的艺术。村里800多位村民中,会画画的就有300多人。

  余东村党支部书记余晓勤说,过去,村里主要种植水稻、柑橘,发展扎龙灯、狮灯等手工业。乘着“千万工程”的春风,余东村建设乡村美术馆,从卖画、卖版权到卖文创,形成产值破千万元人民币的主导产业。

  “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浙江涌现出一批探索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村庄,传统文化、非遗传承、艺术创造赋予美丽乡村新的内涵。有了富足的精神生活,才有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余东村建筑墙壁上的农民画“大公鸡”。 

  “千万工程”从一开始就将实现人的现代化作为落脚点。2018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

  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二十年来,“千万工程”始终带着厚重的人民底色,始终从人的需求和发展出发,不断迭代升级,致力于打造人民向往的生活。

  走过浙江的山水田园,诺拉达纳深有触动:“习近平主席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千万工程”不仅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也改变了人的思想观念,释放了人的创造力和能动性。

  裘丽琴对此深有体会。她说,变化的不仅是环境,更是乡村居民的观念和习惯——“垃圾要分类了,污水都纳管了”。

  穆罕默德哈努雷说,好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有助于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促使个体“把思想转化为保护生态的自觉行动”。

  朱冰倩是鲁家村第一批决定返乡创业的“00后”。原计划去英国读研究生的她,感受到安吉良好的创业就业氛围和政策支持力度,决定毕业先创业,专注茶艺师、品茶员、茶叶加工等职业技能培训。

  “现在乡村的生活幸福指数很高,需要更多年轻人留下来,为我们的乡村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她说,“没什么比建设好自己家乡更有成就感。”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2022年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人民是国家真正的财富”。

  “千万工程”所诠释的人民价值,所释放的创造动能,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不谋而合。中国乡村的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探索,作出了“人与青山两不负”的选择,向世界讲述了一个美丽的中国故事。这个故事,不仅托起了亿万中国人民的梦想,也将继续激励全球可持续发展实践,共同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参与记者:张玉亮、张继业、吴长伟、魏董华、朱涵、段菁菁、殷晓圣、郑梦雨、陈杉、淡然、眭黎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