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5日 03:34
??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记者郭宇靖、吉宁、阳娜)“手持遥控器轻推左手摇杆,机器人即刻迈开双腿向前行走,右手遥感控制灵活转身,像人一样轻巧移动起来,还能实现握手、下蹲、落座等动作。”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记者尝试控制一台人形机器人,无需学会复杂的操作指令,也能轻易上手。
??“这台今年推出的量产G1型机器人,价格为9.9万元人民币起,目前已被很多实验室和企业所采购,它可以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开发学习,不断精进技能。”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黄嘉玮告诉记者。
??记者在现场用遥控器操作G1人形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郭宇靖 摄
??踢足球、写毛笔字、弹奏古琴、诗词对答……各式各样的机器人技能让人眼花缭乱。在世界机器人大会召开的第十个年头,与会业内人士都有一个共识: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正助力人形机器人快速迭代变身“智慧体”,让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从应用看,传统人形机器人的“花拳绣腿”已经变为具体的应用加速落地,一些先进产品开始进厂“打工作业”,实现“人机协同”。
??在此次世界机器人大会博览会上,优必选公司展示的机器人格外引人关注。今年以来,该公司人形机器人已经进入东风柳汽、吉利汽车、一汽红旗等多家车企“打工”实训,在制造业的典型场景下,向规模化应用突破。
??博览会现场展示人形机器人如何进厂“打工”。新华社记者 郭宇靖 摄
??“人工智能大模型极大加速了人形机器人发展进程。”优必选科技人形事业部运控算法负责人葛利刚说,目前实际训练情况来看,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工厂的效率约为人的20%,预计未来1至2年内,通过不断调优,这个数字有望提升接近100%。但机器人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意味着综合效率将超过人。
??在他看来,未来3至5年,人形机器人和人类协同工作的场景将越来越多,可以把劳动者从危险繁重恶劣的作业环境中解放出来。
??不仅如此,人形机器人和人的情感交互将越来越紧密。在博览会上,具身智能机器人“天工”能够与观众对话交流,通过语音接收并响应指令,将指定物体抓取并置于指定位置。这背后是具身智能平台训练的视觉语言大模型,确保了对不同场景任务的理解能力。
??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天工”。新华社记者 郭宇靖 摄
??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具身智能技术负责人车正平说,所谓“具身智能”,可简单理解为“具有身体的智能体”,它将更好实现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交互。未来生活场景中,无论出去吃饭还是购物,人形机器人都将扮演更多角色融入人的生活,既有亲合力,又能为人类提供帮助和服务。
??从“卷运动能力”到“卷实际价值”,各大厂商相互竞逐的背后,来自技术的有力支撑。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乔红表示,人形机器人多模态大模型通过融合语音、图像文本、传感信号等多模态信息,为人形机器人的感认知和决策规划,提供了更强的理解、生成和关联能力,以及提升在复杂场景任务中的泛化能力。
??除了技术和应用快速迭代,产业支撑也是人形机器人加快成长的最好例证。作为世界机器人大会的永久会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全力构建从算法突破、模型研发到场景创造、产业转化的创新体系。“我们将加快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领航示范新城,到2026年底将形成万台级具身智能机器人量产规模能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孔磊说。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作大会主旨报告时表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创新正在驱动机器人技术和产品发生蜕变,产业链加速重塑。当前中国正在深入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推动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机器人应用深度和广度迈向更高水平。“人机共融的智能时代已经加速到来。”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