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公示 四人中有两位山东人

2024年08月13日 00:17  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李子骄 报道 

  据新华社消息,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党中央决定,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隆重表彰一批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王永志、王振义、李振声、黄宗德4人成为“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王小谟、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田华、许振超、张卓元、张晋藩、张燮林、赵忠贤、黄大年、路生梅10人成为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

  “共和国勋章”,授予的是为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建立卓越功勋,道德品质高尚、群众公认的杰出人士。例如,2019年获得“共和国勋章”的浙江籍科学家屠呦呦,研究发现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疟疾患者生命。和她一起获得勋章的,还有“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人。

  海报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此次“共和国勋章”的建议人选中,有两位来自山东。一位是李振声,山东淄博人,是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和农业发展战略专家,系统研究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一位是黄宗德,山东荣成人,先后参加渡江战役、江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在多场战役战斗中冲锋在前、屡立战功,为保家卫国浴血奋战,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英雄。

李振声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报 

  李振声: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 

  1931年,李振声出生在山东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时候遇到连续大旱,村里人把树皮都吃光了。因为饥饿,他父亲患上严重的胃病,在他13岁时撒手人寰。这让李振声深知粮食的珍贵。

  1948年,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完成高中二年级学业的李振声决定辍学到济南寻找工作。那时,山东农学院一则招生启事中的“免费食宿”吸引了他的注意。他试考成功,从此走上小麦育种的道路。

  1956年,黄河流域发生了大面积的小麦条锈病,仅在黄河流域小麦减产就超过一百亿斤,相当于4000万人口一年的口粮。攻克小麦条锈病,成了当时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这一背景下,25岁的李振声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赴陕西杨陵。有着长久牧草研究经验的李振声产生了一种想法:农民精心栽培的小麦体弱多病,而野草没人管却长得很好,是否可以把杂草基因转入到小麦中来?

  让风马牛不相及的野草和小麦杂交,这项研究国内没有人尝试过,当时普遍不被看好。李振声当时心里也没底,但科学的探索需要创造性的思维。他系统搜集鉴定了800多种牧草,发现野生的长穗偃麦草等对条锈病有很好的抗性。经过20多年的努力,1979年,具有各种抗性的“小偃6号”终于研制成功。

  此后“小偃6号”成为中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其衍生品种近50个,全国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逾150亿斤。由小偃麦衍生出的品种“高原333”至今仍保持着单产最高的世界纪录。由于这种小偃麦的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黄淮流域还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要吃面,种小偃。

  除此之外,李振声还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开辟了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他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提出并推动“渤海粮仓”项目建设,为促进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而在家人和同伴眼中,对于粮食,李振声一如既往地珍爱、敬畏。在陕西时,李振声总和农民打成一片,陕西人喜欢吃面,农户饭桌上经常放一盆面、一小盘醋、一小盘辣椒面、一小盘粗盐粒,李振声能很好地适应这种饮食。后来到了北京,他们实验室开完组会订饭时,李振声大多时候只点一碗牛肉面,怕“多了吃不了”。在昌平育种基地农场的食堂打完“份饭”后,担心自己吃不完,他会让学生先拨走一些再吃,餐盘里从不剩一粒米。“中国用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这非常不容易。”李振声说。

  黄宗德:冲锋在前、屡立战功的著名英雄 

  黄宗德,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1948年11月,在淮海战役的决战时刻,17岁的他踊跃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立即投入到硝烟弥漫的战场。随后,他又参加了渡江战役和淞沪战役,不仅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冲锋陷阵,战斗间隙也机智灵活。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黄宗德所在部队于1953年初坚守平康正面阵地,当面之敌是美3师15团,筑有坚固的防御阵地,地堡、交通壕、铁丝网、探照灯应有尽有,飞机大炮不间断地向我阵地轰击扫射。由于激烈频繁的战斗,我军还没有来得及修筑起坚固的工事,防御设施非常薄弱。为了改变整个前沿阵地的被动局面,除积极构筑坑道工事外,上级决定组织精干的小分队,分别深入敌阵地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2月27日夜,黄宗德率领全班机智地突入敌阵地,迅即解决了敌哨兵,同时将手榴弹、炸药包投向敌人各个地堡里,炸的敌人晕头转向,鬼哭狼嚎。仅十几分钟,就消灭了敌人一个加强排。

  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战斗,还有好几十次。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为黄宗德赢得了众多荣誉,但也让他患上严重的皮肤病、风湿病,以及至今仍留在体内无法取出的3块弹片。对此,黄宗德非常坦然,无怨无悔,他说:“与那些牺牲的革命先辈和并肩战斗的战友相比,这又算得了什么。”几十年来,每每回忆起那些生死相依的战友,他都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感念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在40年军旅生涯中,黄宗德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被朝鲜授予“一级国旗勋章”,荣获“二级战斗英雄”、胜利功勋荣誉章。

  “见证新中国的发展壮大是我的荣幸,讲好红色故事是我的责任。”据了解,黄宗德1986年离休以来,坚持义务为部队、学校、工厂、党政机关、社区街道等单位,作弘扬革命传统的报告近百场。有人担心黄宗德年纪越来越大,这么折腾身体吃不消。对此,黄宗德总是微笑着回应:“正是因为我老了,所以更要争分夺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才不负曾经的那身军装,不负牺牲战友的嘱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