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潘晔 邓华宁 杨绍功
江苏南京向居民发放3.18亿元消费券,浙江绍兴向市场投放约1.8亿元消费券,广西居民每人都有机会领取价值268元的暖心卡……
为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造成的冲击、提振居民消费信心,近期,全国多地陆续以电子券等形式向居民发放总额不等的消费券,激起了各地网友摇券、晒券、评券的热情。
消费早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大规模消费券引发人们的关切:它能不能让消费迅速“回血”;能不能有效激发消费潜力;能不能让居民有真切的获得感?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消费券到底“香不香”?政府跟我“AA制”!
目前,国内消费券发放规模最大的城市南京,发放的消费券包括七大类,其中餐饮、体育、图书、信息等四类第一批发放电子消费券共计5000万元,已经通过网上摇号方式公开发放。另有困难群众、工会会员、乡村旅游等三类消费券,也在陆续发放中。
此前,浙江、辽宁、安徽等地的一些城市也推出了不同形式的消费券。苏宁、国美、美团等也推出了“企业版”消费券,规模从数千万元到数亿元不等。
面向困难群众的消费券最直接。在南京某早安置小区,有100多户低保困难户。50多岁的低保人员张英(化名)表示,疫情影响外出工作给自己造成了一些生活困难,拿到消费券将从慈善超市订购粮油。“消费券是政府的关怀,当然是多一点好。”她说。
餐饮类消费券最受欢迎。南京大排档市场部经理王慧表示,消费券利好整体餐饮行业。据南京市大数据中心统计,从今年3月15日零时起首批预约活动开启,至22日24时报名截止,预约成功人数超过202万人,累计申请消费券540余万张,其中餐饮券最多,超过183万张。
“刚刚在一家饭店充值200元,自费了100元,使用电子消费券100元。也就是说,我和政府AA制了。”网民“老记宋军”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账单,并对这种方式表示肯定与支持。
体育消费券也颇受欢迎。在南京江宁科学园的科宁羽毛球馆,本周已接待了多名持券消费者,前台收银员建议顾客把几个人的券合在一起一次性抵充更划算。
依托“三月三”打造暖心生活节,广西的消费券迅速成为热点;开展寻味、怡居、乐购等“9大行动”,浙江绍兴呼吁政府员工带头消费……“广西发螺蛳粉消费券”“你预约消费券了吗?”“专家建议发放1000元消费券”“南京将发放3亿消费券”等话题陆续成为网络热搜。微博等平台的消费券使用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超八成网民给“消费券”政策打出“好评”。
数亿元“砸”下去,消费券到底“响不响”?
“门店现在每天大约能上客100桌,只有几桌使用消费券。”王慧认为,餐饮消费券平均摊下来,分到一家门店的很少,对单个门店的刺激作用有限。
新华书店南京新街口旗舰店店长吴敬春说,线上购书已成常态。“消费券更多是改善消费者心理预期,是鼓励消费的呼吁,意在四两拨千斤,不能简单算总量。”
“在短期内可助力提振消费信心,对促进部分受疫情影响严重的线下服务业快速恢复也具有一定作用。”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月友认为,政府发放的“消费券”是居民消费由政府埋单,属于财政支出的一种形式。本质是政府给全民或特定群体的消费补贴。
“消费券主要是为了引导预期,起到消费的调动作用。”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有相关负责人说,此次南京工信部门参与的信息消费券,总规模在1300万元左右,虽然规模不大,但希望能形成正向效应。
“从上周末开始,全市消费市场出现回暖迹象。”根据南京市商务局监测的19家重点商贸流通企业3月20日-22日的营业数据,16家企业的营业额环比前一周末出现增长,平均涨幅为61.84%。
目前,多地发放的消费券,都具有期限短、面向非特定人群和不可转让等特点,既涉及需求收入弹性大的健身和旅游服务消费,也包括了产业链长的手机商品消费,可以显示居民不同的消费偏好。张月友认为,最终能带动多少实际消费,经济和社会效应如何,还有待检验。
“相比直接面向居民‘分红’‘撒钱’的方式,消费券能够更直接地转化为消费行为。”光大证券研报预计,消费券或带动消费额外上升20%。
发放有讲究,消费券怎么“劝”动消费?
政府发放的消费券是财政补贴,商家推出的消费券相当打折让利。消费券如何把网络人气变成消费实绩?各方认为,消费券要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刺激效果,需要更加精准投放。
“不能全民发放,否则将大大加重财政负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建议,对受此次疫情影响较大的收入较低、民生负担较重的就业群体给予补贴,并向疫情严重地区倾斜。这样既可立竿见影地帮助受疫情冲击较大的群体渡过难关,也有助于稳定消费。
记者调查发现,个别地方也存在消费券仓促上马、跟风发放的情况,让政府补贴券沦为商家打折券。对此,河北金融学院教师臧建文表示,消费券的发放,应该基于有效的经济数据调查,发给什么样的人、发多大量、通过什么渠道发,要有明确的安排,以期最大限度激发消费潜力,避免口惠而实不至。消费券对发放对象应当有所选择,尽可能实施精准投放。
派发“消费券”各地更应量力而行。“消费券的成本由政府最终来承担的话,一些财政困难的地区将无法采取这种方式。”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说。
业内人士认为,促进消费的最好办法是尽快有序复工复产,让居民实现稳定增收。从政策上营造宽松的就业创业环境、安全便捷的消费环境,为激发经济活力和潜力打牢基础。(参与采写:陈刚 郑生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