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功夫”是怎么练出来的

2017年05月16日 18:26  北京晚报 

  中国传统武术,近来成为新闻热点。武术其实并非中国独有,西方也有徒手技击(如拳击),但传统武术只属于中国,故被称为“中国功夫”。何谓中国传统武术?实乃中国民间技击艺术,即所谓“武艺”。广义武艺含徒手技击和执械技击两部分,狭义武艺仅指徒手技击,以“拳术”为基础和基本特征……

  “手搏”:先秦时期兴起的徒手技击

  《诗经》:“建旐设旄,搏兽于敖。”

  作为国术之武艺起源于何时?《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这里的“禽”即擒,原始武术动作可能模仿于禽兽,华佗发明的“五禽戏”即属仿生,有学者因此认为中国传统武术在黄帝时代便已出现。

  在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武”字的字形有和等,但都是由“止”和“戈”组成,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释称“止戈为武”就是这么来的。不过,这个“武”字与武术之“武”毫无关系,是一种军事行为。另一个可以代表武艺的“拳”字,在甲骨文中则未发现,可见武艺与拳术在甲骨文时代并没有形成概念。但这并不能断定当时不存在武术行为,含有武术动作的“鬥(斗)”字在甲骨文已发现,写作,从字形看明显是两个人徒手相搏!

  拳术在先秦时表现为“手搏”,手搏即徒手技击,包括现代格斗的成分。不用器械而徒手搏斗角力,这便是武术的本质。夏朝的末代王桀和商朝的末代王纣都曾是手搏高人,《史记·律书》记载:“夏桀、殷纣,手搏豺狼,足追四马,勇非微也。”随后的周朝,与猛兽手搏更成为一种武士风尚,被列为例行田猎中的保留项目,《诗经·小雅》里的《车攻》一诗中便称:“建旐设旄,搏兽于敖。”

  赤手空拳与猛兽相搏,没有高强的武艺,谁敢拿生命开玩笑啊!有个叫冯妇的人便这么勇敢。据《孟子·尽心》:“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与兽相搏习武之风,到辽金时期仍很流行,辽圣宗耶律隆绪在一次围猎中遭遇猛虎,随行主事官员陈昭衮眼疾手快,跃跨虎背,把老虎弄死。这类搏虎高手中还有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这就是《水浒传》中的武林高手武松,在景阳冈上空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

  “兵技巧”:汉朝人热衷的练武之道

  《汉书》:“技巧者,习手足。”

  可以说,先秦时期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形态的形成时期,后世频繁的“比武”现象当时已出现。《春秋穀梁传·僖公元年》记载,鲁桓公的小儿子友便曾向莒国领军人物挐“约架”,要徒手“屏左右而相搏”。结果友不敌挐,失信使诈,用宝刀暗杀了挐,从武德上讲,友赢得一点也不光彩。

  先秦在中国武术史上的贡献之一,是“拳勇”概念的提出。《诗经·小雅》中的《巧言》一诗称:“无拳无勇,职为乱阶。”大概意思是,既没有武力,又无勇气,只能制造祸乱。春秋战国时,今山东境内的齐国最重拳勇。齐桓公出于强国的需要,曾要求地方大力举荐身手好的人。据《管子·小匡》:“于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筋骨秀出于众者,有则以告。”

  到了汉朝,中国传统武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汉朝为对付北方匈奴人,大力提倡民间习武,晁错便建议,“居则习民以射法,出则教民以应敌。”民间尚武之风顿起,武术理论也随之发展。据班固《汉书·艺文志》:“凡兵书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其中被视为迄今所见最早的武术著作《兵技巧》曾提出:“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也。”《兵技巧》中有《手博》六篇,推测是当时的拳法专著,可惜具体内容已佚失。

  汉朝人称手搏为卞(抃),习武时很注重力量锻炼,当时民间流行的方法有“翘关”、“扛鼎”,与刘邦争夺天下失败自刎的西楚霸王项羽便“力能扛鼎”,至今其老家宿迁民间乃流行扛鼎活动。

  在东汉末乱世中,身手不凡之人都成了“英雄”,在三国迷眼中有“第一猛将”之称的吕布便擅长手搏,拳法出众。《三国志·魏书·吕布传》记载:“(董卓)拔手戟掷(吕)布,布拳捷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