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2日 19:39
新华社太原10月12日电(记者王飞航)记者从此间举行的全国农业生产托管工作推进会上获悉,今年中央财政共支出45亿元,在29个省区市开展农业生产托管项目,支持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为农户提供从种到管、从技术服务到农资供应等全程“保姆式”服务,有效破解了农村种地难等问题。
金秋时节,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嘉禾公司全程托管的万亩集中连片玉米大地块里,2台大型籽粒收获机正在纵横驰骋。“有了这两台进口的‘大家伙’,这么大地块几天就能收完;而农民自己收,则需要半个多月的时间。”嘉禾公司负责人孙海滨说。
像嘉禾公司这样的农业企业是承担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一类重要主体,此外,还有种植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科技服务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等几类主体。
据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介绍,截至2019年底,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总量达到89.3万个,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超过15亿亩次,服务带动小农户超6000万户,占全国农业经营户的30%。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大批生产托管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保姆式”生产托管服务,减少了农民集中下地的风险,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
此外,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还完善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了农业发展活力。据农业农村部对19个省份共875个托管案例的定量分析显示,农户采取全程托管,算上人工成本,小麦每亩节本增效356元,玉米每亩节本增效388元。
张天佐表示,今年农业生产托管项目实施省份从2019年的18个增加到29个,项目资金从40亿元增加到45亿元,各地在推动生产托管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加强示范引领,推进托管服务的市场化、规范化和品牌化,成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成果和突出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