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4日 18:19 大众日报
筚路蓝缕,一路创业,大众日报知常明变、守正创新,新闻事业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从战时“多媒体”到融媒生态圈
12月4日,沂南县依汶供销社商店,时不时的有顾客前来购物。商店后边有一片地,建楼房时挖出的几枚炮弹,把这里和过去的峥嵘岁月联系在了一起。1941年抗战最困难时,就是在这个商店所在位置,大众日报创办“利聚永”商店,收集土特产去青岛销售,以换回极为珍贵的印刷材料。
从“铅与火”,到“光与电”,再到“数与网”,媒体融合的时代浪潮中,大众报业集团勇于变革,着力打造新型主流舆论阵地,集团所属大众日报、农村大众、齐鲁晚报、半岛都市报等报刊,山东省新闻综合门户网站大众网等网站,新锐大众、海报新闻、齐鲁壹点等客户端和山东手机报、微博、微信,形成集聚亿万受众的融媒传播生态圈,正向着建设大型新型传媒集团和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的宏伟目标奋进。
经济封锁下如何生存
“战争年代,大众报人充满智慧,经营上‘多条腿走路’,不仅瓦解了敌人的经济封锁,自身事业也不断壮大。”
——莒南县党史办原主任陈庆堂
1941年日寇加紧对根据地经济封锁,印刷材料属于战略物资,封锁极其严密,报社运转极端艰难。最困难时,报社库存油墨只有3桶,一面有光的纸只存几十令。
办报艰难,生活也苦。“由抗大一分校调入大众日报的沙洪就住我们村的团瓢(窝棚)里,摘杨树叶子掺到高粱面里吃。”沂南县孙祖镇东高庄村干部麻明强说。
“大众日报管委会主任李竹如创造性提出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是到敌占区采购,二是派人在沂南县依汶乡办‘利聚永’商店,收集土特产去青岛销售,换回印刷材料。”沂南县党史工作者郑国华说。
“利聚永”今已不存,1966年在原址上建成依汶供销合作社综合商店。商店位于村里的一个十字路口,现在主要是卖食品、化肥及小百货,生意还不错。
最可靠的还是发展生产,自给自足。郑国华说,报社职工在埠前店村创办油墨厂,反复试验,终于成功用马尾松烟子灰加上松香制成油墨,又在山沟里创办造纸厂,用桑树皮做原料,自制成反面几乎能看到正面的文化纸。
报社迁到莒南后,经理部还在邢家水磨村成立大众日报纺织厂,成立大众皮革厂、大众皮鞋厂等。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报社在各地开办的商业机构发展到20多处,拥有职工近300名,总资产达到几千万元(以北海币计算)。
“战争年代,大众日报最大的经营部门是印书机构。”莒南县党史办原主任陈庆堂说。1940年11月,报社成立大众印书馆,李竹如任董事长。这是我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最早创办的一个比较完备、有相当规模的出版单位。
1944年7月6日,山东新华书店在莒南后净埠子村宣告成立,它的前身是大众印书馆。在后净埠子新华书店旧址,屋内一处以马槽遮掩入口的地道吸引了记者注意。走过仅容一人通过的地道,里面别有洞天:中间位置空间略大,摆放着印书机械。“如果发现敌情,排版人员就可以从地上迅速转移到这里。”陈庆堂说。
书店成立时,总经理刘力子致辞:“本店自开始工作已建立5个分店,9个支店,30余个分销处,出版刊物18种以及其他干部读物多种,供给了鲁中高级课本,鲁南百分之八十的国民教材……”
“战争年代,大众报人充满智慧,不仅瓦解了敌人的经济封锁,自身事业也不断壮大。”陈庆堂感慨。
战火纷飞中报纸如何发行
“传递文件、护送干部和报纸发行‘三位一体’是大众报人在战争年代因地制宜的创举。”
——大众日报报史馆馆长于岸青
沂南县马牧场乡邮局一侧,是山东战时邮务总局纪念馆。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记录着大众日报自办发行的创举——战时邮局三位一体的体制,即传递文件、护送干部和报纸发行结合在一起。
时任山东分局宣传部长、大众日报管委会主任的李竹如发现:“临沭县小学看到大众日报尚需一个多月的时间,至于胶东、清河要看到大众日报那还不知道需要多少时间呢!这对整个革命工作有多大损失!”
在李竹如建议下,1942年2月7日,山东分局、战工会、山东军区和大众日报社联合成立山东战时邮务总局。战时邮局纪念馆内,中国邮政史上首套印有毛泽东头像的邮票,被摆放在一进门的位置。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印制这套邮票,大众日报印刷厂特意到上海沦陷区买了一套照相制版设备。
12月4日,记者来到沂南县双泉峪子村。淳朴的乡风、优美的山峪、涌流的泉眼、依然带有绿意的老树,在这个韵味无穷的村庄徜徉,心中油然生出一份难得的闲适。
负责看守邮局老四合院的孙守芹老人说,当年这套房子是她太公公祖玉省兄弟四人的。她听父辈说,报社的发行人员经常骑着毛驴从这里外出送信、送报。
1942年10月,邮政、交通、发行三位一体的战时工作体系正式确立,实行一套人马、三块牌子。这个机构对外称邮局,对党委称交通科,对报社称发行部。首任局长赵志刚既是邮局局长,又是山东分局交通科长,还是大众日报发行部长。
“传递文件、护送干部和报纸发行‘三位一体’是大众报人在战争年代因地制宜的创举。”大众日报报史馆馆长于岸青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邮政系统,正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起来的。
战争年代的“多媒体”
“‘打进济南去、活捉王耀武’这个口号极具战斗力,最先喊出去的是大众日报创办的华东新华广播电台,这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号角,历史贡献将永载史册。”
——原山东省委党史办副主任丁龙嘉
11月30日,重走创刊路前方报道组来到临沭县蛟龙镇利城村。这里是新华社山东分社诞生地。在展馆内,记者看到一张1941年6月28日大众日报头版版面。版面中间靠右位置,有一篇《清河区广大青年涌上抗战哨岗》报道,这是大众日报第一次采用“新华社山东分社”电头。
展馆讲解员王玉说,新华社山东分社的前身是大众日报的“大众通讯社”。战争年代报纸搜集新闻信息主要依靠电台、通讯社等途径。1939年9月,根据山东分局决定,大众日报成立“大众通讯社”,建立发报电台,开始对外发稿。
“1941年6月,中共中央为进一步加强新华社的工作,发出了关于统一各根据地内对外宣传的指示。”王玉说,大众通讯社因此改组为新华社的分社。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49年底,分社才与大众日报社正式分开。
战争年代的大众日报社,还办过华东解放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漫天雪花飘起,12月5日我们赶往临朐县城关街道月庄。“大众日报创办的华东新华广播电台,就设立在我父亲一个堂兄弟家里。”村民程克仁回忆道,电台的发电机在他二叔家堂屋,西屋和东屋盛放汽油桶,三辆美国造10轮卡车经常运来物资。
1948年,华东解放区军民在解放战争胜利形势的鼓舞下,迫切希望在本地建立一座广播电台,更直接地配合华东战场的作战。
“我记得发射塔得有现在10层楼高。木杆底部直径很大,一人刚能搂抱过来。”他回忆说,架设发射塔时难度很大,一根木杆就需18人抬进村,最终3根连接在一起,竖立起来。他还记得,发射塔上用绳子挂满松柏枝遮挡,以防被敌人飞机发现。
播音室极其简陋。为使室外杂音不对播音发生明显干扰,用布条将门窗缝隙堵塞起来。在程克仁印象中,屋门外又建了一层门廊,外一层门上挂上缴获的军毯,以便隔音。
1948年9月12日,华东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一开始就参加了解放济南的宣传攻势。这是我党在山东及华东广播事业的开端。
“‘打进济南去、活捉王耀武’这个口号极具战斗力,先喊出去的是大众日报创办的华东新华广播电台。”山东省委党史办原副主任丁龙嘉认为,这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号角,电台的历史贡献将永载史册。
按照华东局统一部署,1949年2月下旬,华东新华广播电台的人员和机器设备陆续迁到济南,留下一小部分人在济南新华广播电台播音,大部分人员南下准备接管新解放的城市。5月27日上海解放,当天晚上,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星移斗转,今昔巨变。12月12日,由大众报业集团组建的“海报新闻”客户端上线试运行,按下了山东新媒体大平台建设的快进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