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出优先投向民生 政府继续过紧日子

2018年01月28日 16:31  大众日报

 

  岁末年初,算算收支。1月27日上午,省人大代表预算审查监督联络员和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审查监督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就《关于山东省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及2018年预算草案进行集中审查,听取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30多位代表、专家就如何管好人民“钱袋子”积极发言。

  山东财政转向 

  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简简单单一个数字,其实并不容易实现。”济南大学投融资研究中心主任邢乐成代表表示,2017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98.5亿元,他对这个数字特别满意。“一方面,我省的财政收入迈上了6000亿元大关,财政蛋糕不断做大,在基数已经很大的情况下,每一个数字的增长都有很大的分量。”

  2017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收入6098.5亿元,比上年增长6.6%;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比去年增长6.5%。邢乐成代表说,这个目标数字的回落,体现了山东的务实和担当。

  “从6.6%到6.5%,也体现了高质量增长的本质要求。”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一花表示,这个执行结果和预算安排指标,体现了山东财政转向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邢乐成代表和李一花发言后,现场代表、专家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压实做强财政收入,2018年将怎么做?省财政厅厅长刘兴云代表表示,首先各级都要继续提高认识。其次,要理顺体制,正向激励,让大家的眼睛不再单纯聚焦“数字”。第三,对三大税种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要加大考核力度。

  近八成支出投向民生 

   

  过去一年,我省财政支出都投向了哪里?报告提到,全省一般公共预算中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7319亿元,占到79%。对此,大家给予高度肯定。

  山东省华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兴盛代表表示,人民的“钱袋子”怎么花,老百姓最关心的莫过于民生支出。报告中说,2018年,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安排531.68亿元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办好民生实事,兜牢民生底线,较上年增加了64.09亿元。

  “在民生支出安排中,利好政策可以说是覆盖一个人从小到老。”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原巡视员张玉成表示。报告提出,安排教育发展资金295.03亿元,加大学前教育奖补力度,支持各地持续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安排养老和养老服务业发展资金76.1亿元,将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提高到118元;安排文体发展资金25.3亿元;安排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资金26.02亿元。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报告表明了“政府继续过紧日子”的态度,代表、专家纷纷点赞。

  根据报告,2017年,预算支出结构持续优化,确保了对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持,“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等一般性支出得到了较好控制,有力保障了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

  报告明确,2018年,清理压减,厉行节约。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从严从紧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对省直部门业务类项目支出在去年已压减10%的基础上再统一压减5%。严格控制专项资金规模,除省委、省政府有明确要求外,原则上全部实行“零增长”。

  优化财政收入结构 

  聚焦涵养税源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济南分所合伙人李玲代表表示,从去年财政收入结构上来看,税收特别是主税种增收较快,非税收入占比进一步降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有所改善。但报告也提出,财政收支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非税收入比重总体偏高。

  如何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在邢乐成代表看来,哪个区域的上市公司多,全国资本流入这个区域的数量就大。比如截至2017年底,全国上市公司总数3468家,其中广东省568家,浙江省414家,江苏381家,山东只有194家。2017年,全国共有438家公司上市,广东98家,浙江87家,江苏65家,山东只有25家。邢乐成介绍,“广东、浙江、江苏的财政收入,绝大部分来自于上市公司,占比最高的达到78%。”

  邢乐成说,十年前,国内市值最大的公司是中石油,现在市值最高的则是腾讯。这个变化的背后是产业转型升级力量的转移。山东财政要涵养税源,必须精准发力,在支出上向上市公司平台倾斜,这也是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突破口和真抓手。

  对此,刘兴云表示,我省设立6000亿的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撬动社会资金,加大对十大产业支持力度,通过这种方式加快和推动山东上市公司的步伐。

  “对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中央给予了很大支持,特别是在财政税收政策方面,这需要我们加快推进落实。”刘兴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