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县金乡街道:“一站式”矛盾调处解纷止争助发展

2023年11月27日 16:27 

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山东入选单位典型事迹报道之二

金乡县金乡街道:“一站式”矛盾调处解纷止争助发展

 

   作为全国著名的“大蒜之乡”,济宁市金乡县大蒜年交易量在200亿元以上,出口量占全国同类产品的70% 。2012年,金乡县金乡街道成立了专业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作为大蒜等农产品交易的主阵地。随着大蒜等农产品产业的快速发展,农产品交易过程中的债务纠纷也时有发生。

    为此,金乡街道整合各方资源,以风险防范为根本、 分类化解为关键、源头治理为保障,创新推行“预防化解农产品交易债务纠纷” 工作法,实现了农产品交易债务纠纷数量从2021年 58件、2022年 40件,下降至2023年上半年10件。2023年,“预防化解农产品交易债务纠纷”工作法成功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金乡街道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多方发力  防范纠纷发生

    今年 3月,蒜商李某与冷库主张某因大蒜仓储合同发生纠纷。大蒜在出冷库时,李某发现有部分大蒜出现冻瓣,遂拒绝出库,并向张某索要损失。张某称出现一少部分冻瓣属正常现象,不影响合同效力,可适当补偿,但拒不赔偿李某要求的全部损失,双方矛盾分歧一时不可调解。农产品交易市场网格员通过走访了解后,召集双方、大蒜协会工作人员、律师等人来到市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大家一起摆事实、讲道理,算经济账、法律账,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由金乡县人民法院农产品交易纠纷审判法庭法官对调解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

    为了随时掌握农产品交易市场的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金乡街道组织市场专属网格员每天2次常态巡查,定期开展法律宣传进市场、进商户活动,增强商户、农户的法律意识。同时,组织辖区派出所民警、律师进驻农产品交易市场分区包保,公布联系姓名和电话,为商户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金乡政法机关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主动把调解工作延伸至市场、下沉至网格,构建‘网格员+协会+法官’的多元解纷工作模式,网格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矛盾,先提交至大蒜协会或‘和为贵’调解室先行调解,调解不成再将线索交至‘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由专业的调解员进行调解,让矛盾纠纷及时得到化解。 ” 金乡县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马洪磊告诉记者。

    据统计,自“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成立以来,累计调解大蒜等农产品交易纠纷356件,涉及交易额16亿元,为保障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法治力量。

    分类处置  就地化解纠纷

    11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金乡县农产品交易市场的金乡县人民法院农产品交易纠纷审判法庭,一起农产品交易纠纷案正在在线调解。原告郭某昌与被告隋某洋进行农产品交易业务多年,2021年 11月3日,隋某洋向郭某昌购买一车辣椒,辣椒发车后,隋某洋分两次向郭某昌支付了部分货款,对剩余的货款,郭某昌多次催要无果,遂提起诉讼。因隋某洋是吉林客商,来往金乡不方便,金乡法院农产品交易纠纷审判法庭通过互联网法庭向他了解情况,并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在承办法官和特邀调解员的主持下,双方最终达成协议,一场持续多年的交易纠纷最终化解。

    “我们的调解方法多一些,法治服务细一些,矛盾解纷就能早日化解,才能赢得群众更多的安全感和满意度。”金乡县人民法院农产品交易纠纷审判法庭法官靳慧云告诉记者。

    马洪磊介绍,金乡县农产品交易市场的“一站式”矛调中心、仲裁服务站、农产品交易纠纷审判法庭是往来蒜商人尽皆知的地方,说事、评理、化矛盾、解纠纷,总有一个地方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将各类农产品交易债务纠纷就地化解,金乡街道明确了“一站受理、分类处置”的总方针。对金额较小、情节明晰的纠纷,由大蒜协会引导债权债务双方达成共识,在自愿、平等、友好的情况下签订和解协议书;对涉及金额较大、难以达成共识的纠纷,由“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采取“一案一专班”的形式集体会商、联合调解;对较为复杂、私密性较强的债务纠纷,由仲裁服务站发挥“一裁终局”优势,通过仲裁渠道解决;对确实无法达成调解协议的案件,引导当事人向农产品交易纠纷审判法庭提起诉讼,发挥司法“最后一道防线”作用,以法治化思维赋能农产品交易债务纠纷化解。

    源头治理  建立长效机制

    在金乡县农产品交易市场内,记者了解到,由派出所、检察室、法庭、司法所、市场监管、大蒜协会等为成员入驻金乡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各成员单位由“矛调中心”牵头,实行联席会议机制,定期通报农产品交易纠纷化解情况,统一解决标准,研究会商重大纠纷具体解决方案。自联席会议成立以来,共解决复杂疑难问题12个,牵头完善了经纪人、冷库主、储存商、商贩等行为规则,规范了质押借款融资行为,推动农产品交易规范健康运行。

    为能在农产品交易发生矛盾纠纷时还原事实真相,为执法、司法提供依据,金乡街道实行交易溯源机制,依托“蒜通天下”平台,永久保留具备抵押法律属性的电子仓单、价格走势等原始资料,电子合同一经生成不可篡改,保证了大蒜存储有据可查,实现了交易全过程可追溯。同时,建立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发挥“ 鸡黍之约”诚信文化发源地优势,加强诚信企业建设,划分企业信用等级,定期发布企业信用情况,引导企业守信践诺、诚信经营,从源头减少交易纠纷发生。

    社会治理的最好办法,就是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金乡街道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枫桥式工作法”,坚持把农产品交易纠纷就地化解,以最小的成本实现当事人利益最大化、矛盾最小化,助力当地农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本报记者  马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