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奔腾看中国——中国治水方案对话世界江河治理

2023年06月24日 01:55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 题:江河奔腾看中国——中国治水方案对话世界江河治理 

  新华社记者

  善治国者,必先治水。

  从大禹治水到都江堰工程,从“人工天河”红旗渠到三峡大坝“高峡出平湖”,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江河治理经验和智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确立国家“江河战略”,新时代治水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江河安澜,方能国泰民安。众多国际人士对新华社记者表示,中国在水资源管理、保护和开发领域成就斐然,是国际上江河治理的优秀典范,其中既体现了传承传统的特色,也有中国的制度优势,中国的做法和理念值得其他国家借鉴学习。

  中国江河治理成就卓然 

  大江滚滚,长河滔滔。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不断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中国水利部官员2022年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中国近十年洪涝灾害年均损失占GDP的比例,由上一个十年的0.57%降至0.31%;全国各类水情站点由2012年的7万多处增加到2021年的12万处,南、北方主要河流洪水预报精准度分别提升到90%和70%以上;十年来,中国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8万平方公里,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实现“双下降”。

  中国的大江大河,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于心。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构建综合治理新体系,统筹考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等多方面的有机联系,推进长江上中下游、江河湖库、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黄河入海口考察时叮嘱说,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保护是前提,要有始有终、锲而不舍抓好黄河生态保护工作。

  今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施行,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与此前颁布的长江保护法一起,为中华民族的两条母亲河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保护,成为全面推进国家“江河战略”法治化的标志性举措。

  法国尼斯索菲亚综合理工学院教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特聘教授菲利普·顾博维尔指出,长江和黄河是世界重要江河,也是中国水安全的两个关键组成部分。

  他表示,中国政府的行动目标明确、决心坚定,是国际上江河治理的优秀典范。中国高效地实施了许多解决方案,例如建立河长制来协调行动和管理。同时,中国有效管理和利用重要水利基础设施,发挥其在农业灌溉和河道运输方面的作用。

  埃及开罗大学地质与水资源教授阿巴斯·沙拉基博士说,中国在水利工程建设和水资源保护领域拥有悠久的历史,在水资源管理、保护和开发领域经验丰富。

  缅甸交通与通信部官员当伦说,中国分享的技术和经验非常实用,值得包括缅甸在内的世界各国借鉴和学习。

  中外携手国际河流治理 

  共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

  中国幅员辽阔,在漫长的国境线上,与多国共享国际河流。在携手治理国际河流、共享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中国方案赢得了国际赞誉。

  中国和俄罗斯的界河黑龙江(俄罗斯称阿穆尔河)注入鄂霍次克海。黑龙江流域面积广阔,资源丰富。近年来,中俄两国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合作,在防治污染、渔业养护等方面持续密切合作。其中,中俄联合监测界河水质,成效显著。

  黑瞎子岛位于中俄边界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来到黑瞎子岛,登上东极宝塔塔基平台视察黑瞎子岛和黑龙江、乌苏里江概貌。他指出,黑瞎子岛重在生态保护,在保护基础上建设一些基本的基础设施和发展旅游。

  在中俄两国元首共同关心推动下,2022年6月,中俄首座跨黑龙江公路大桥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公路桥正式通车。在大桥施工建设中,为防止对黑龙江水质造成污染,大桥上所有积水都通过管道排到地面的净水池,净化达标后再排放。

  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被称为地球第三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澜沧江出境后称为湄公河,下游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中国与相关国家共同建立了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水资源合作是澜湄合作的旗舰领域。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对老挝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在老挝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澜湄合作机制自2016年正式启动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体现了“澜湄速度”和“澜湄效率”,培育了平等相待、真诚互助、亲如一家的澜湄文化。

  2020年,中国启动澜沧江全年水文信息共享,开通澜湄水资源合作信息共享平台网站,推动信息共享合作。为应对澜湄流域严重的洪水和干旱,中方通过科学调度澜沧江梯级水电站,发挥“调丰补枯”的防灾减灾作用,与沿岸国家共同守护这条“生命之河”。

  柬埔寨亚洲愿景研究院湄公河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通孟戴说,中国是湄公河水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重要贡献者。中国一直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分享准确的全年水文数据,这有助于湄公河国家更好地监测河流以及预报洪水和干旱。中国还提供了有关水位和流量异常上升或下降的紧急信息,以及其他可能导致流域下游发生洪水的因素等相关信息。

  老挝国会副主席宋玛·奔舍那说,中国是负责任的合作伙伴,及时透明地与下游国家共享澜沧江水文数据,针对旱涝灾害开展应急合作。近年澜湄流域发生旱灾时,中国在自身同样受旱、上游降水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克服困难,紧急增加澜沧江下泄流量,帮助湄公河流域国家缓解旱情,得到老挝人民和政府以及相关国家的高度评价。

  中国治水经验增益世界 

  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

  顾博维尔说,中国有长江黄河,法国有塞纳河。两国都面临江河治理的艰巨任务,可以充分开展交流与合作。法国江河治理面临设施老化、资金不足等问题,中国积累的丰富治水经验可以给法国以及欧洲带来启示。

  沙拉基指出,埃中两国在水资源领域开展了多方向、多层次的良好合作。埃及可借鉴中国在水资源保护方面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保护河流,发展清洁能源,助推埃及和非洲大陆经济社会发展。

  水既是生命之源,又是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中国以占全球6%的淡水资源,保障了全球近20%的人口用水,创造了全球18%以上的经济总量,同时加快复苏河湖生态环境,越来越多的河流恢复活力,越来越多的流域重现生机。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助理教授比蒂告诉新华社记者,中国通过长期规划、基础设施投资等手段实现对水资源的管理、防控洪灾、保障用水等,对于那些长期面临缺水困境的国家而言,有很多经验和做法可以借鉴。

  宋玛说,中国在水旱灾害防御及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有效防洪和保障供水安全的同时,还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中国统筹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以系统观念科学治水,努力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国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通孟戴指出,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在共建“一带一路”和澜湄合作机制下的合作,为推动湄公河流域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对于增进人民福祉、缩小区域内发展差距、构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至关重要。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新时代的中国,愿与世界分享治水理念、治水智慧和治水经验,为完善水治理体系作出积极贡献,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描绘人水和谐的新画卷。(参与记者:陈畅、姚兵、沈丹琳、徐永春、林昊、王媛媛、章建华、吴长伟、张东强、张晓茹,报道员:任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