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7月25日电 题:找症结、出点子,来看看长江干堤值守群众的防汛智慧
新华社记者徐海波
在当前的防汛抗洪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奔赴一线,不舍昼夜巡查救援;专家学者积极出谋划策,指导科学防御排险。记者近日在长江干堤湖北黄冈段采访时发现,一些村民群众和基层干部,用脚步丈量大堤,在防汛一线敏锐地发现问题,并紧盯问题找症结、出点子、“开药方”,创造出一个又一个长江防汛的新智慧。
一个哨棚:休息好才能守好堤
长江防汛期间,干堤上搭起了一个个哨棚。但有时不足10平方米的集装箱内,要待下十几个人。“就像个‘闷罐’,不通风不透气,也不符合防疫要求。”一些参加防汛的村民嘀咕着。
而在黄冈市武穴市田镇办事处钱炉村江堤上,集装箱哨棚外还用脚手架、彩条布搭出一个十余米长的帐篷。“敞亮透气,吃饭能保持距离,中午也可以眯一会儿。如果每个哨棚都这样就好了。”巡堤刚回的钱炉村村民赵辉说。
赵辉的建议得到黄冈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驻武穴督导组的认可。武穴市推广“钱炉村模式”,支持沿江各村对哨棚“提档升级”,并配备专职医务人员。
一堆砂石:抢险随时待命
7月8日晚,督导组来到长江大堤武黄湖泵站处,发现堤脚堆满建材,道路被堵。
如果发生险情,车辆人员如何快速到达现场?
“1998年,车子、备料都在堤下,等出了险情再调挖机,根本来不及……”村民李建国说起自己的抗洪经验。其他几位老年村民也七嘴八舌地围了上来。
督导组将这一情况通报给武穴市。武穴市随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定,每公里江堤备足10车黄土、1台铲车、1台挖机、5辆运输车,停在哨棚旁,随时待命。
一盏路灯 :查险不易看漏
夜晚的江堤漆黑一片,巡堤人员穿行在堤脚的防护林中,手里的电筒星星点点、忽明忽暗。
7月初的一个晚上,督导组成员王林浩在江堤上遇到武穴市龙坪镇干部黎晓琳。只见她只身一人打着手电筒,弓着腰,小心翼翼地巡查。
“要是有个灯就看得更清楚,还能防蛇防虫。”黎晓琳说,散浸等险情冒水不明显,晚上靠着手电筒微弱的光容易看漏。而且,江堤边蛇多,她每次巡堤都穿着高筒雨靴。
黎晓琳的一句话“点醒”了王林浩。他找到电力专业人员咨询后,立即向武穴市建议:“长江干堤要全线亮灯,险工险段要灯火通明。”
一场“亮化”工程随即开始。第二天傍晚7点,一条“灯带”点亮长江武穴段。
一个喇叭:群众动起来了
“要高度警惕,严密注意港边、井边、塘边、田边、堤边……”
7月13日,督导组巡查到长江干堤龙坪段时,遇见一辆面包车上正架着一个喇叭,反复播放《致龙坪父老乡亲的一封信》。原来,这是龙坪镇政府的“防汛宣传车”。
这一做法让督导组一行“开了眼界”。督导组成员段炎涛将拍下的视频发到黄冈市各个防汛微信群里。很快,黄冈各乡镇的流动宣传车开起来了,喇叭响起来了,群众也动起来了。
“听到喇叭里喊要注意港边井边,我就想起附近这口水井。”7月17日上午,武穴市花园社区居民吴有刚发现一处管涌,立即上报社区,险情及时得到了处理。
一则通知:巡堤不再“一脚带过”
防汛初期,不少防汛干部在武穴市部分江堤巡查时都能看到,巡堤村民会认真查看江堤背水坡,而极易出现散浸险情的堤脚、平台只是“一脚带过”。
“那么深的杂草和灌木,脚都伸不进去,怎么去看?”巡堤村民也很无奈。
随着江水不断上涨,巡堤查险越发重要,但堤脚上茂密的“青纱帐”却成为“盲区”。不少村民建议:必须清障除杂,否则巡堤就流于形式。
黄冈市纪委征求水利专家意见后,向全市发出通知,要求迅速开展江堤背水侧清障除杂工作,让长江干堤“轻装上阵”抗击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