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将弄纪念的是哪位猛将

2017年08月10日 18:07  解放日报 

  作者:朱亚夫

  上海以石库门里弄闻名于世。“里”,大多以吉祥之字命名,如瑞康里、瑞吉里、泰康里、步高里等;“弄”,则大多是以门牌编号命之,如393弄、591弄等。但在虹口区吴淞路海宁路口,其弄口的横梁上,赫然有隶书题着“猛将弄”三字。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里曾经有过一座寺庵,名曰猛将堂。据记载:猛将堂,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即公元1760年至1820年间,属临济宗派,所礼佛像为释迦牟尼、弥勒、地藏、猛将。

  乱世出英雄,战争出猛将。中国历史上猛将并不少,有人以十大猛将命之。一个版本称,这十位最厉害的猛将分别是项羽、霍去病、吕布、张飞、李元霸、薛仁贵、高宠、武松、常遇春、彭德怀。还有版本认为,十大猛将指的是项羽、霍去病、冉闵、斛律光、史万岁、苏烈、薛仁贵、狄青、杨再兴、常遇春。所谓猛将,不仅能够领军打仗,而且往往善于冲锋陷阵,单枪匹马冲入乱军之中都能全身而退。

  我国素有祭祀猛将的传统,全国各地有不少这样的猛将堂(庙),但庙中尊奉的猛将各有不同。旧时,苏州农村到处都有猛将庙。春节期间,村民们手持灯烛,敲锣打鼓,抬着本村的猛将神像,到其他村的猛将庙去走一遭。每到一村,先绕村场游行一周,再拿着猛将的“名帖”去拜访此村的猛将神。在上海松江、崇明等地,也有猛将庙的存在。那么,吴淞路闹市区中的这座猛将庙(弄),纪念的又是哪位猛将呢?

  翻检史籍,众说纷纭。一个较为可信的记载,来自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清朝光绪甲申抄本《猛将宝卷》。其中写道:上海尊奉的猛将,俗身为刘佛寿,是天上“骆驼星”转世。他投胎到上海县士绅刘三相家,七岁丧母,父亲续弦朱氏为妻,朱氏多次唆使丈夫虐待亲子,刘佛寿因有天神保护,故而转危为安。刘佛寿成年后,天神授其天书一册、黄金锁子甲一副和双龙宝剑一柄。时值金兵南犯,刘应征从军,屡建奇功,被大宋皇帝封赐甚多,终于衣锦还乡。他不念旧怨,尊敬父母,后父母均有诰封。玉帝见其勇武仁义,乃加封为“驱蝗之神”。在封建农耕社会,蝗灾胜于水火,故“驱蝗之神”是一方子民的保护神,尽享人间的顶祀膜拜。

  据史籍记载,上海猛将庙原在上海城厢陈士安桥街上,后迁往城隍庙正殿之西。相传正月十三为刘猛将忌日,民间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20世纪初,上海各界在城隍庙举行三巡会时,不小心引发大火。整个邑庙,包括猛将庙都付之一炬。于是,重建的猛将庙改“庙”为“堂”,迁之北面租界内的吴淞路。

  1918年出版的上海地图中,吴淞路海宁路口已标出一条“猛将衖”,“衖”为“弄”的异体字。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此一带号称“小东京”,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据《虹口区志》云:1925年,尼性培接住,后将平房改建成楼房。1956年,房屋出租,尼转业,庵闭。

  为什么上世纪三十年代猛将堂升格为楼房,又火了一把呢?原来猛将堂迁入租界后,一种名叫“花会”的赌博正在租界蔓延。上海方言中,“梦奖”与“猛将”谐音。于是,许多参与赌博的妇女来猛将堂拈香拜神,希望自己“梦奖”成真,最后连上海的花会赌博组织也搬入猛将弄内。

  现在,猛将堂已被拆除,其遗址上建起了一座小学。而猛将弄已成一条不长的死弄堂,好在“猛将弄”三字依然留存在弄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