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29日 15:48 来源: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近日,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科协、山东省科技厅联合开展了“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经广泛动员、组织推荐、遴选公示等环节,评选授予梁建英等10人2019年“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这10位同志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科学普及、科技推广、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科技事业,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具有突出的先进性、代表性和影响力。今天,让我们一起认识他们,引导和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最美”、争当“最美”,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奋斗姿态为加快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梁建英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常务理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她长期从事轨道交通装备研发,是中国高铁领域技术领军人物,高速动车组技术专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国家863项目——基于永磁电机牵引系统动车组、更高速度等级试验列车、中国标准动车组等10余项国家、原铁道部、铁总重大项目,在高速列车整车系统集成、核心技术突破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成果。主导研发的CRH380A高速动车组创造了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成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金名片”;主导研发的基于永磁电机牵引系统动车组,推动中国高速列车牵引传动技术升级;主导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3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海明
菏泽市林业局首席专家、研究员。30多年来,他把坚定的初心投入森林保护事业,用半生的付出钻研创新,向科研高地进军冲刺,结下累累硕果。无烟火灾得到有效遏制,积极策划并实施飞机防治和各种地面防治措施,实现了“有害不成灾、有情不暴发”的目标,巩固了绿化成果,确保了生态安全。野生动植物保护全面加强,主持完成菏泽市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积极组织开展“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活动,大力普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成为我省首获“斯巴鲁生态保护奖”的先进个人。湿地保护持续发力,积极组织开展“世界湿地日”“世界地球日”等公益宣传活动,全市建成湿地公园20处。倾心科普宣传,使森林保护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营造了自觉防治病虫害、保护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的良好氛围。
于金明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国内肿瘤放疗领域唯一的一位院士,我国精确放射治疗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在突破制约放疗疗效的两大瓶颈——靶区精确勾画和射线精确施照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研究成果修改了美国、欧洲、加拿大和中国等多个国家肿瘤治疗指南,造福于广大恶性肿瘤患者。多年来,他致力于放疗事业,在国内率先提出“精确放疗”理念,为数以万计的患者赢得了宝贵的生机;他掀开质子治疗的新篇章,为肿瘤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式;他时刻将病人的安危记在心上,赢得病人生命相托的信任;他带领的学科成为业界标杆,率领的医院从名不见经传发展成为国际知名、国内领先。他是山东卫生行业的一面旗帜,他自己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守护病人健康,我们永远在路上”。
汪传生
青岛科技大学工程学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科研项目带头人,他扎根科研一线、致力科技创新,硕果累累。提出了同步转子混炼方法,构建了强化混炼技术体系,推动了橡胶混炼技术和装备水平的整体提升。提出挤出机头流道变压力控制设计模型及方法,构建了压力辅助精密成型技术体系,成功应用于短纤维径向取向胶片和高精度超宽超厚超薄胶片的挤出成型,推动了挤出成型理论及技术的发展,广泛应用于轮胎、输送带、防水卷材及减震弹簧等生产中。攻克了胶黏状固体物料混合、分散、传热、动态密封等技术瓶颈,研发了废橡胶废塑料低温连续化裂解等关键技术,构建了废橡塑制品高效裂解清洁工艺技术和装备体系,实现了废弃资源产业化利用,并将工艺和装备成套技术推向国际市场。
魏世杰
青岛市黄岛区科协副研究员,青岛市黄岛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荣誉会长。他隐姓埋名从事核武器研究,领导组织了17项有关第一代、第二代核武器的重要研究课题,历尽艰难险阻和生命威胁,和两弹元勋王淦昌、邓稼先、陈能宽、于敏等核武专家同甘苦共命运,为铸造我国国防的核盾牌,贡献了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功勋卓著,名字刻在国家的功劳簿上,获“两弹一星”荣誉奖章。退休后,著有《原子小演义》等图书10余种及长篇小说《东方蘑菇云》《隐姓埋名的人》《禁地青春》等。多年来,义务为30多万人作科普报告500余场,积极传播正能量;无微不至照料3位重病亲人,无怨无悔、不离不弃。
魏化震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自1988年参加工作以来,他怀着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扎根国防事业,专心致力于国防新材料的研发。他带领科研团队先后承揽并承担80余项国家级和兵器行业军用新材料重点科研项目,涉及多个先进方向,研究成果已成功用于60多个重点装备型号,有效解决了装备轻量化、强防护和防热隔热等关键技术。目前,正带领团队承担3项军用关键材料重大项目和20余项重点预研和型号配套项目。
田纪春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40年来他致力于小麦遗传育种工作,在品质育种的各个阶段始终走在全国前列。1993年育成了我国第一个高蛋白面包小麦品种PH82-2-2,获国家发明二等奖。2002年育成国内第一个高白度馒头品种山农优麦3号,比国家禁用面粉增白剂提前了10年,获省发明三等奖;2010年育成高产抗病品种山农20,多年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三大品种之一,201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5年育成审定的山农26、山农111、山农102、山农糯麦1号等绿色小麦新品种,开创了国内绿色小麦育种和健康品质改良先例。育成的11个小麦品种累计推广1.78亿亩,增产粮食26亿公斤。
张志平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船舶管理中心副主任、高级船长、海洋调查与监测工程技术带头人。多年来一直从事船舶管理和航海技术方面的工作,坚持在海洋调查一线工作,多次率船带队出海执行科考任务,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海上作业难题。主持“向阳红01”现场建造工作的3年里,坚持工作在造船现场,打造出国内最先进的科学考察船,并高效率投入到海洋调查工作中。2016年担任“向阳红01”首任船长,并出色完成了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航次。在海上调查工作中带领团队深入研究探讨,总结凝练实际工作中的新技术、新方法,形成相关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50余项,目前已获得9项发明专利授权,撰写发表专业技术论文10篇。
尚书旗
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30多年来,他围绕“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国家重大需求,重点在农业装备播种、收获理论和精密播种、高效联合收获、田间育种机械的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创新成果,对农业机械教育体系改革做了大量工作,培养了大批农业机械专门人才。申报并获得国家专利133项(其中发明专利65项);发表论文137篇,多被SCI、EI等收录引用。所带领团队研发的花生、马铃薯等各种根茎类机械与部分育种机械均已得到良好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良好。
荆少东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一直在生产一线从事油气田地面开发、长输管道、炼化工程、大型储罐、(滩)浅海海洋工程的勘察、监测与科研工作,为国家能源建设作出了贡献。具有较高的处理岩溶、滑坡、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及软土、膨胀土、黄土、盐渍土等特殊性岩土的技术水平,在工程物探测试、大型储罐监测和海洋工程勘察方面有所创新,多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先后完成川气东送(2203km)、新气管道(8372km)、普光气田地面集输等国家重点项目勘察105项。获国家及省级优秀勘察奖2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发表多篇论文、多部专著,拥有多项专有技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