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教师男女比例,改待遇也要改教育

2018年05月11日 16:13  光明网

  光明网评论员:昨天(59日),光明日报刊发一则《教师性别适度平衡为何难以实现》的报道,文章指出,去哪里寻找男性教师?和很多国家一样,中国也开始面临这样的问题。近年来,招不到男性教师几乎成为中小学校长们的心头病。

  文章援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期发布的“教师职业中的性别失衡”主题报告显示,该组织各经济体内,教师职业“严重的性别失衡,女性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不断增加”。报告指出,这种差距未来还可能会继续扩大。

  这种担忧已经在现实中全面体现。据教育部公布的教育统计数据,2016年北京、上海专任教师中女性占比,普通高中阶段分别为71.9%65.9%,初中阶段分别为76.3%73.7%,而小学阶段均超过80%。而且,无论是在江浙沿海,还是在中西部地区,新招收的中小学教师中,男教师只占10%左右的现象屡见不鲜。

  教师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其影响已经显现:校园里缺少阳刚之气,导致学生的情感认知、教育的多元化受影响,也对国家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产生一定程度的障碍。那么,怎么办?

  正如报道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莉莉所言,当前,教师的收入和地位无法满足男性养家糊口的角色规范,对男性的吸引力正在降低。而更符合传统女性性别角色期待,求职压力小,成为更多女性的选择。过去十几年间,教师的薪资待遇有所提高,但与其他行业相比并未形成比较优势,因此男性大学毕业生不予考虑做男教师情况依旧。所以说,要改变男女教师比例失衡问题,改变整个教育行业现状,增加教师工资待遇固然重要,但还需从根本上真正改变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才能吸引更多的男性大学毕业生从事教师工作,从而平衡教师比例。

  在光明日报的这则报道中,有一名工作四年的科班师范生的话引人深思——“对于男生来说,最害怕一眼就看到退休,教师就是这样的工作。”他对自己教师职业的未来似乎也失去了信心,“可能会随时跳槽”。这样的“出走”,在中学男老师中也是司空见惯。这种情况下,就值得教育工作者关注并寻找原因。

  中小学教师工作为何给人“一眼就看到退休”的危机感,这恐怕和目前中小学教育本身分不开。中小学教材、课程、教法、评价的多重限定,教师晋升途径的缺乏和内部流动空间的狭窄,都直接导致男教师在中小学很容易感到有才难施、有志难伸。即便是热爱学生、热爱育人,也不免因为现实的诸多掣肘,产生职业本身带来的挫败感。而在大学中,教师男女比例失衡现象较少。究其原因,大学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给了教师更多自主权,大学所传授的高深学问带给了教师更多挑战性,男性的自我成就感也就更容易油然而生,招不到男教师之虞也不存在。

  由此看来,要招到男教师,留住男教师,平衡男女比例,待遇提高了,教育体制本身不改进,恐怕也很难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