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法治土壤 护航产业发展
——潍坊昌邑法院“大姜法庭”法惠万户千家
大姜产业是昌邑市特色优势产业,常年种植面积达10万余亩,总产量50余万吨,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不过,随着当地大姜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涉及生姜种植、农药肥料、包装运输、市场交易等方面的涉姜纠纷也日益增多。
自今年以来,昌邑法院北孟人民法庭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全方位打造专业化、特色化的“大姜法庭”。在田间地头和交易市场设立“大姜法官工作站”,不固定设立巡回审判点,“撸起袖子挽起裤腿”,把司法服务延伸到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司法护航“昌邑大姜”品牌,服务乡村特色支柱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前移——延伸诉源治理触角
“你给你们家的玉米地打除草剂我不管,可是把我们地里的姜苗给药死了,你得负责!”
“你们家的姜是自己生病枯萎的,跟我没啥关系。”
这是发生在昌邑市北孟镇姜地里的一幕。原被告因为240棵枯萎大姜的赔偿问题僵持不下。
负责调解的法官对受损面积进行了丈量,对大姜受损现状进行了拍照、录像,并制作了勘验笔录。
“眼下正是农忙季,你们真想费时费力地打官司?真到了那一步,核算鉴定评估费和诉讼费也是一笔支出。况且你们还是地邻,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以后谁需要对方帮个忙也说不定。”法官一番苦口婆心地劝说。最终,两人在法官的主持下达成和解,被原告提交了撤诉申请。
这是北孟“大姜法庭”立足实际情况,高效化解涉姜纠纷案件的一个缩影。北孟法庭负责人表示:我们当地的农民就靠种姜吃饭,每一个小案件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大民生。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我们不仅要‘案结’,更要‘事了’。
共治——创新多元解纷样式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关键在于一个“实”字。为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大姜法庭”把司法服务贯穿到生姜产业的全链条,走进田间地头、交易市场、村居社区开展巡回审判,邀请村民及村干部旁听,并现场开展判后答疑,将高发的涉及种植、交易、运输问题,以及证据留存、依法维权展开普法宣传,增强群众法治意识,达到审判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感谢法官,为了照顾我,专门到村里来开庭。”
张某是当地大姜种植户,之前购买了王某的化肥农药。由于市场行情波动,张某收入受到影响,导致农资欠款一直未还王某。王某一纸诉状将张某告上法庭。
得知张某因为刚动完手术导致行动不便,承办法官主动上门,将巡回审判庭开到当事人村中。
庭审中,原被告依法提交了证据,法官组织进行了质证、法庭辩论。庭审结束后,法官融合情理、法理对当事人进行了耐心细致地讲解,寻求当事人利益的平衡点。最终原告作出让步,双方握手言和。
释法——促进案结事了人和
立足于北孟镇大姜种植实情,北孟法庭在种植面积大的村庄设立法官工作点、乡贤工作室,成立人民调解员办公室,邀请当地乡贤、村级调解员、特邀调解员,对法律关系简单的合同纠纷、买卖合同纠纷、土地租赁纠纷等案件进行诉前调解,推动形成“诉前调解优先、诉讼垫后”的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体系。
“房子都有裂缝了,这还怎么住?都是他们家的姜井惹的祸!”王某抱怨道。
“他们家房子都这么老旧了,有裂缝很正常,他这是碰瓷!”杨某辩称。
是否由于姜井的存在而导致房屋出现裂纹,邻里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要对簿公堂。为了解案情、固定证据,北孟法庭4名干警由庭长带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实地勘验,发现姜井内存有2米深的积水,姜井积水是否是导致房屋损害的直接原因?
北孟法庭指派北孟镇调解委员会驻法庭工作室特邀调解员到现场进行调查,凭借丰富的生活阅历和调解经验,特邀调解员到其他农户家走访,发现不少姜农家中都存在姜井积水导致地基松软,进而损坏房屋的情况。
掌握这一案情后,调解员先后6次调解,最终杨某承认了损害的关联性,但双方就赔偿数额仍然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法官就此开展“背对背”调解工作,向双方当事人阐明诉讼的成本和房屋进一步损害的后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终两人握手言和签订了调解协议。
从现场庭审到快审快结,从巡回普法到诉前调解,北孟法庭充分发挥人民法庭立足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以“护航大姜产业发展”为总抓手,积极回应广大姜农的司法需求,依法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助力昌邑大姜这一特色支柱产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稳、越来越好。(王茂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