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旧岁月 时代新力量

2019年08月26日 10:40  大众日报 · 新锐大众

 

抗日旧岁月时代新力量 

——重访渤海区抗日根据地 

几树紫薇花,映照满园红。7月中下旬,惠民县渤海革命老区机关旧址内,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一尊尊雕塑,向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们讲述着那段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峥嵘岁月。

胶河西岸、胶济线北、小清河两岸、渤海之滨……在党的领导下,渤海区广大军民发扬“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老渤海精神”,用土枪、土炮打出一片明朗的天。

历史,从来不只是过去,更指向未来。8月中旬,本报记者再次踏上渤海革命老区这片红色土地,感受“老渤海精神”在新时代迸发出的雄浑力量。

 

记者卢昱(右)在采访阳信县王集西街村村民张士德。 

从挖“抗日沟”到铺“致富网” 

在渤海革命老区机关旧址南门广场上,有一处英烈碑廊,黑色大理石碑上镌刻着1982位革命战争年代惠民籍烈士的英名。

看着一个个陌生的名字、不同的牺牲地点,脑海中的“老渤海精神”,变得越来越清晰。很多人会问,当地老百姓为什么对共产党这么好?答案斩钉截铁:谁对老百姓将心比心,老百姓就会对谁掏心见胆!谁代表老百姓的根本利益,老百姓就跟谁走到底!

1943年前后,清河区和冀鲁边区的日伪军人数众多,还面临着平原地区缺少天然屏障、自然灾害频发等不利因素,但是,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硬是把原本分散的清河区与冀鲁边区连成片,1944年1月合并为渤海区。面对日伪“扫荡”,广大军民长年奋战,到1943年2月,仅清河一区就挖“抗日沟”750多公里,形成了纵横交错、能攻能守的抗日沟网。渤海区军民还利用青纱帐优势,采用“翻边战术”,创造了平原抗战的先锋范例。

当年的“抗日沟”,如今已被农作物覆盖,而互联网构建的虚拟沟渠,正在为老区人民引入致富“活水”。近年来,惠民县委、县政府依托地域特色,通过奖励、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电子商务发展。食用菌、草柳编、黄河沙土……这些极富惠民特色的产品,正源源不断地从“淘宝村”销往全国甚至海外市场。仅2018年,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00亿元,各类电商业户1万余户,活跃淘宝网店3600余家。8月29日-31日,以“淘宝惠民 数智乡村”为主题的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将在惠民举办。

惠民县还着力推动电子商务与化纤绳网、现代农业等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目前,惠民县139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建立电商扶贫驿站,培育了一大批“草根创业英雄”,带动13万人实现创业就业,2万多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在李庄镇东马村,乡亲们也借助电商,日子越过越好。东马村党支部书记方军介绍:“我们村有500多人,基本上家家户户从事电商行业,创收很可观。每年光电商这一块,总收入应该在2000万元左右。”

一粒粒粮食华丽变身 

抗战时,渤海区是山东的粮仓。尽管当时粮食产量很低,小麦一般亩产约60公斤,但渤海区人民仍省吃俭用,把粮食源源不断运往其他根据地。

20世纪90年代初期,滨州粮油加工企业兴起,至今已培育壮大了一批领军型粮食深加工企业。

“一粒小麦,我们能把它变成500多种产品,从种植到深加工能够实现零废料,真正做到有机绿色生产。”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军介绍,小麦在中裕除了加工成一般的食品外,还涉及了养殖、医疗、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一吨小麦的“最终身价”提高了4000元左右。

粮食华丽变身的故事,每天都在滨州的农字号龙头车间上演。在博兴县香驰集团有限公司,一粒玉米从进车间到出成品,经过上百道工序,开发出葡萄糖、果糖、玉米油等30多种产品。

“农民增收的关键在于‘换方式’,变分散种植为适度规模种植,变传统耕作为现代化机械耕作。通过标准化种植,提升耕种质量。”张志军总结说。为此,中裕坚持对种粮农户实行“免费供种、免费播种、免费收割、加价收购”的“三免一加”政策,可使农户每亩小麦增加300多元收入,有效地调动了农户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此外,中裕还大力开展“造血扶贫”,带动形成了100个专业种植村、10个专业养殖村,带动每个贫困村年增收50多万元。综合计算,企业的150万亩优质小麦种植基地,带动30余万农户每年共计增收5.1亿元。

老区青年践行“老渤海精神” 

抗战时,渤海区一大批年轻人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爱国、奉献的精神内涵。当下,老区青年高擎“老渤海精神”旗帜,在各自岗位上奋勇争先。

8月15日,在沾化区下河乡刁家村,记者见到了滨州市最年轻的女村党支部书记——王娟娟。1990年出生的她,在大学入党,2017年12月当选为刁家村党支部书记。“党员和群众信任我,选我当党支部书记,我必须给村里带来点新变化。”此后,她带领乡亲们种大棚,第一季25个大棚种的西瓜获利颇丰,现在扩成34个棚,里面的菜椒生长正旺。

在阳信县金阳街道王集西街村,记者见到了36岁的村委会主任张磊。2014年时,他发明了一套智能节水灌溉系统,曾有外地公司欲出价450万元买断,但被他谢绝:“发明这套系统是为父老乡亲省钱省力!”

最近几年,张磊修路、修桥、疏通村内下水沟,还流转土地搞牧场和农场,想先给乡亲们作示范。

最近,村北的乡村振兴大舞台启用了,每天晚上连隔壁庆云县的乡亲们都来凑热闹。54岁的张士德忙完自家梨园的活儿,在路口跟记者聊了起来:“俺村在周边算好村了,在整个街道办也数得着。俺村的发展多亏了张磊。过去我那宅子一下雨就屯水,后来他把排水沟用砖砌了,没有排不出的水,太省心了。”

张磊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入党:“我想从村里入党,感觉意义不一样,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为了向党组织靠拢,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张磊憋足一股劲。“今年年底,我的设想基本落地。依托采摘、民宿、垂钓、观光等项目,让乡亲们有盈利点,让村庄有造血功能。我还想建一处村史馆,讲述红色故事,让孩子们感悟当年老渤海区抗战的不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