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7日 17:31 大众日报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山东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与启示
□赵国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辛勤和汗水,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一滴水可以映射太阳的光辉,一个地方可以展现一个国家的风貌。山东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生动缩影和具体体现,是镌刻在神州大地上一枚闪亮的印记,这其中不仅有辉煌的成就,也积累了许多具有时代特征和齐鲁特色的宝贵经验,为我们在新时代夺取新的胜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40年砥砺奋进:山东改革波澜壮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改革的起点,问题导向因此也是改革的基本路径。40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山东改革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不断突破思想和体制的束缚,每一次重大改革都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山东的改革历经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前后贯通,每一个阶段都有着不尽相同的改革任务,同时又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后续的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
1978年至1985年,是山东改革破冰起步阶段。早在1977年,面对农村生活极度贫困的现实,根据农民的强烈要求,菏泽地区一些党员干部冲破“左”的束缚,率先实行包产到户,揭开了山东农村改革的序幕,改革首先从农村破题。随后,包干到户、包产到户犹如雨后春笋,“在希望的田野上”全面推开,极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热情,有力促进了农业发展。以此为起点,直到90年代初,山东农村改革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轨道上持续深化。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改革“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势在必行。到1984年,全省撤社建乡(镇)工作基本结束,农村人民公社退出了历史舞台,这是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从1985年起,农村流通领域进行改革,取消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农村商品流通市场日渐红火。山东农村第二步改革取得最为显著的成果,就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1986年,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199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到全省工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大批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同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主要是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经济责任制。这一阶段,山东通过拨乱反正、经济领域的初步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齐鲁大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1984年,山东基本解决农民温饱问题。
1985年至1992年,是山东改革深入探索阶段。1984年12月,省委四届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山东省一九八五年经济体制改革试行方案》,标志着全省改革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由于过于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国有企业(当时称国营企业)自然就成为改革的重点,深化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是国企改革的中心环节。国企改革的同时,以宏观间接管理为目标,计划、财税、金融、价格、劳动工资、外贸、物资等体制进行了初步改革,周村还尝试了股份制改革。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发展起来,城市经济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改革开始启动。例如,科技改革的重点是促进技术成果商品化,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使各级教育能够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方面需要。1987年12月,省委提出科教兴鲁战略。这一阶段,山东各行各业都投入到改革大潮中来,国民经济连续保持高速增长,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变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1987年,山东提前三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一番的目标。
1992年至2002年,是山东改革重点突破阶段。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改革进入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新阶段。山东深化现代企业制度、分税制、金融体制、住房、医疗卫生等各项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迈出决定性步伐。国企改革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导向,实施“抓大放小”,如期完成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和三年脱困任务,形成了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大公司、大集团。山东在全国率先提出和实施农业产业化,不仅是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而且是对全国农业改革的重大贡献。围绕构建宏观调控管理体制,改革财政、税收、金融、外汇、计划和投融资体制,确立以分税制为核心的新的财政体制框架和以增值税为主的流转税体系。为解决国企改革中短时间内出现的数以万计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等问题,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住房制度改革为重点,逐步建立起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等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困难和风险。这一阶段,山东坚持市场化改革路径,实施“海上山东”建设和黄河三角洲开发两大跨世纪工程,以及科教兴鲁、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2002年,全省GDP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2002年至2012年,是山东改革纵深推进阶段。山东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有力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围绕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投资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及国有资产监管、价格、科技等领域的改革,现代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其中,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力度加大,组建了山东钢铁集团、山东能源集团等大型企业,一批行业排头兵企业在竞争中崛起,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全部取消农业税,全省广大农民告别了延续2600多年交“皇粮国税”的历史。围绕政治体制改革,重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廉洁政府。围绕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出版发行、影视制作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打造了文化产业博览会等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节会项目。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改革,创新社会管理,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覆盖。这一阶段,山东以创新精神破解发展难题,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先后实施“龙头带动”“三个突破”“双30工程”以及蓝黄战略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发展,增长率逐年攀升,其中2004年达到新世纪以来的最高点15.3%。
2012年至今,是山东改革全面深化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谱写了改革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山东改革发展,两次视察山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新时代山东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山东按照“两个走在前列、一个全面开创”的目标定位,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深度调整结构,深化转型变革,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设海洋强省、打好三大攻坚战,到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力推“一次办好”改革、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再到赴苏浙粤学习、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双招双引”等,以接续不断的科学部署,吹响了高质量发展的进军号,高质量发展全面起势。就全面深化改革而言,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财税金融、农业农村、科技体制、司法体制改革,从深化放管服改革,到推动国企改革、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等,各项改革蹄疾步稳、有序推进,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的良好态势,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山东最大的短板是有效制度供给严重不足,而无效制度约束尤为严重。为此,山东把制度创新作为补齐短板、加固底板最根本、最关键、最基础、最核心的改革任务来抓。新一届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了重要制度创新工作方案,在各领域全面梳理制度创新课题,分批推出制度创新成果。围绕制约发展的关键环节,省委、省政府出台推动国有企业改革10条意见,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现代职业经理人制度;出台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10条意见,大幅降低企业准入门槛,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公平竞争机会;出台支持实体经济45条具体政策,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提速、品质提升;出台扩内需补短板促发展42条意见,扩大有效投资,增强消费基础性作用,促进外需稳定增长;聚焦民营企业反映突出的痛点、难点、堵点,出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5条意见,让民营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
在山东改革40年的光辉历程中,人民始终是改革的主体。40年来,改革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每一条先进经验的创造,每一次认识和实践上的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创造。1977年,菏泽小井村实行分田到户,比安徽小岗村还要早。改革开放初期,胶东地区创造了乡镇企业发展的“胶东模式”,发端于基层群众的探索创新。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乡镇企业容纳了50%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那不是我们领导出的主意,而是基层农业单位和农民自己创造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充分肯定的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的“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也是当地农民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为解决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而创造出来的。经济领域是这样,其他领域同样也是如此。莱西县以党支部为核心,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村委会、经济组织和群众团体建设相结合,实行综合配套建设,在全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1990年8月,中央组织部等在莱西召开全国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史称莱西会议),推广了莱西经验。其他如莱芜简政放权、章丘依法治村等经验,也都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山东40年的改革实践启示我们:要始终牢牢把握好新时代改革的正确方向和方法,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担当和勇气,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上迈出步子、蹚出路子,将改革进行到底。
二、40年风雨兼程:山东不断走向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40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山东依托沿海地理位置优势,积极把握经济全球化机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效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对外开放成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改革开放40年,是山东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的40年。山东对外开放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1981年,山东首家中外合资企业——鲁兴实业有限公司落户青岛,掀开了全省招商引资的第一页。1984年,青岛、烟台入选全国14个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实行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打开了山东对外开放的门户。1988年3月,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淄博和日照、莱州被划为山东半岛经济开放区(1990年济南、1993年东营被划入山东半岛经济开放区),山东半岛经济开放区的面积和人口均占全省40%左右,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经济开放区。进入90年代以后,山东实施全面开放战略,完善经济国际化战略,外向型经济逐步向纵深发展。1993年青岛啤酒在香港成功上市,开辟了全省境外上市利用外资的新方式。进入新世纪后,山东适应中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深化日韩、提升东盟、突破欧美、拓展非洲,把外经外贸作为全省经济的“三个亮点”之一来抓,拓展了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不断强化对外开放的引领性作用,召开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大会,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开展高质量的“双招双引”,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通过不断放大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办会效应,举办儒商大会2018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吸引更多好项目和高层次人才汇聚山东,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国际经济合作等领域千帆竞发,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改革开放40年,是山东开放型经济发展持续提质增效、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的40年。改革开放伊始,山东对外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仅有50多个,且贸易额主要集中在港澳地区,2017年发展到226个。对外贸易规模扩大,1978年山东进出口总额是8.7亿美元,2017年扩大到2630.6亿美元,增长301倍,年均增长15.8%。其中,出口、进口分别增长176倍和2766倍,年均分别增长14.2%和22.5%。山东成为全球投资的沃土。1981年至2017年,山东累计批准外资项目7.5万个,合同外资3158.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53.7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中有213家落户山东。“走出去”动力增强。截至2017年,山东累计设立境外投资项目5689个,核准中方投资总额758.2亿美元。青岛海尔、中国重汽、兖州矿业、如意纺织、烟台万华等一大批企业产业链全球布局,潍柴发动机、浪潮服务器等品牌享誉全球。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山东40年的开放实践启示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全面融入国家开放大局,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高水平规划建设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努力实现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新突破,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新高地。
三、40年沧桑巨变:山东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改革开放的40年,不仅使山东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由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的转变,也是山东发展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
改革开放40年来,山东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建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积累了向“两个一百年”目标进发的坚实基础。一个崭新的山东,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浩荡东风,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7年,全省GDP达到72678.2亿元,是1978年的322倍,年均增长11.5%;地方财政收入6098.5亿元,是1978年的95.1倍,年均增长12.4%。转型发展不断推进,全省三次产业之比由1978年的33.3∶52.9∶13.8,调整到2017年的6.7∶45.3∶48.0。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50%以上的GDP、60%以上的投资、70%以上的税收,占市场主体的90%以上。供给能力大幅提高。山东以占全国6%的耕地、1%的淡水,生产了全国8%的粮食、9%的肉类、12%的水果、13%的蔬菜、14%的水产品、19%的花生,农产品出口占24%,发挥了农业大省的重要作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7年发展到40270个,占全国的比重为10.5%,部分重要工业产品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城乡区域协调发展。2017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60.6%,与2000年相比上升了22.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上世纪90年代全国曾有“山东的路、广东的桥”之说。2017年,全省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到1240公里、5820公里,沿海港口吞吐量突破15亿吨。
民主法治日益完善。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人大和政协作用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基层民主不断扩大。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山东建设成效显著。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2013年至2017年,山东先后12批削减省级行政审批事项641项,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了市场活力的“加法”。
文化发展异彩纷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城乡文明水平不断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高,涌现出许多时代楷模、道德模范以及其他先进典型,张海迪、孔繁森等大批先进典型的背后,是催人奋进的时代精神。2017年,全省创建四德工程示范县(市、区)95个、示范点100个,实现了一县一道德品牌。立足山东实际,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孔子文化节等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文化体制改革纵深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活力释放,数字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时尚产业快速成长。2017年,全省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突破3100亿元,远高于同期全省GDP增速。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城乡全覆盖。2017年,全省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为99.1%和99%;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数量分别为154个和497个,是1978年的1.9倍和49.7倍。文艺精品创作喜获丰收,鲁剧品牌叫响全国,涌现出《高山下的花环》《闯关东》等精品力作。青岛奥帆赛残奥帆赛、十一运会、十艺节等重大活动在山东成功举办。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民生投入力度加大,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2017年,全省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接近80%。社会创新能力大幅提高。2017年,全省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达到20.5万件和10.1万件,是1985年的470倍和12565倍;重要科技成果2537项,是1978年的3.9倍。此外,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2017年贫困发生率由7.2%下降到0.3%以下,2018年底270.3万贫困人口将全部稳定脱贫。
生态建设扎实推进。山东先后实施可持续发展、生态省建设、生态山东建设等重大战略,组织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优先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绿色动能蓄势崛起,生态保护修复扎实有效,人人憧憬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重回身边。2017年,全省治理“散乱污”企业8.5万家,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8.8%,PM2.5同比改善13.6%,蓝天白云天数达到275.4天,PM2.5平均浓度在京津冀晋鲁豫六省(市)中改善幅度位居第一。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党最鲜明的旗帜。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正是党充分发挥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作用,才保证了改革开放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前进。同时,改革开放也推动了党的建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级党组织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四个意识”明显增强,守纪律、讲规矩日益成为自觉行动。通过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打造“泰山学者”等工程品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加强农村、城市社区、国有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领域党建工作,基层组织体系不断健全、服务功能不断强化,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到2017年,全省共有党员6623091名、基层党组织323716个。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深化标本兼治,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党内监督,反腐败斗争形成压倒性态势并巩固发展,党风政风明显改善,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的气象。40年来,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山东开展过多次大规模的党内学习教育(活动)。20世纪80年代的两期整党,90年代的“三讲”教育,进入新世纪后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党的十八大后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成就振奋人心,发展是硬道理。山东40年的发展实践启示我们:要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践行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四、40年激情澎湃:山东创新激发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看准了的事情,就要拿出政治勇气来,坚定不移干。”山东地处沿海,得改革开放之先。40年来,全省上下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勇于创新,敢除机制障碍,敢破制度藩篱,社会创造激情喷涌、澎湃勃发,在诸多领域引领改革浪潮,探索出了一批先进经验。
改革开放的40年,是山东干部群众思想解放、与时俱进的40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改革开放不但肇始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这一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而且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解放思想的过程,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改革开放。1979年夏,邓小平同志视察山东,要求山东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补课,这为山东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加快改革步伐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40年来,山东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摆脱了“姓社”“姓资”的困扰,超越了“计划”与“市场”的羁绊,冲破了僵化的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束缚。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在对标先进中深挖差距根源,通过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赴苏浙粤三省学习等,深入剖析山东由别人追着跑到追着别人跑的深层次原因,深刻查找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等方面问题,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和努力方向。这些都在全省上下点燃了重塑山东辉煌的干劲和激情。
改革开放的40年,是山东干部群众敢闯敢试、勇立潮头的40年。历史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机遇属于勇于创新、永不自满者。改革开放以来的山东之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闯”出来的。1985年,尽管海尔在当时还是一个亏损企业,张瑞敏毅然将不合格的76台冰箱全部砸掉,并且由生产这些冰箱的员工亲自用大锤来砸。青岛海尔依靠质量换来诚信根基和企业灵魂等事例,彰显了山东企业家勇立潮头的时代精神。20世纪90年代初,面对国有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诸城市抛开姓“社”姓“资”的争议,探索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对部分国有中小企业资产进行优化重组,并以股份制形式全部出售给职工,开创了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先河。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鼓励党员干部敢于闯、敢于试、敢于改,用干在前、闯在前的实际行动,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激发了全省上下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拼劲和闯劲。
改革开放的40年,是山东干部群众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40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40年来,正是依靠千千万万党员干部群众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依靠一代又一代能够冲锋陷阵、敢于亮剑、勇于改革、无私奉献的担当者、实干者,才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作为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王伯祥以富民强县为己任,立足寿光的传统优势,扶持和推广冬暖式蔬菜大棚试验,创建了全国闻名、江北最大的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社区党委书记王传喜,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带动村庄发展、带领群众致富,被誉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2018年,省委、省政府出台政策,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让改革创新、干事创业成为山东干部的鲜明特征,让人人敢担当、人人善作为成为新时代山东的主旋律。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山东40年的创新实践启示我们:要始终坚持以思想解放为先导,大力营造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浓厚氛围, 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再领改革风气之先、再立开放波澜潮头,坚定不移朝着已经确定的目标不断奋进。
五、40年春风化雨:山东人民生活日新月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山东大力增进人民福祉,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逐步实现。
作为民生之源,居民收入显著增加。40年来,山东构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拓宽增收渠道,人民生活迈向全面小康。1978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391元,2017年则达到36789元,是1978年的94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年达到15118元,是1978年的131.5倍。改革开放之初不少人为温饱问题担忧,为生活必需品犯愁,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三转一响”属于家庭的“高配”,现在衣食住行用全面改善,手机、电脑、汽车等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些最接地气的变迁正是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见证,不仅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和情感,而且蕴含着深刻而富有意义的改革开放大命题。
作为民生之本,就业规模持续扩大。40年来,山东改革就业制度,改善就业环境,就业实现了从“统包统配”到市场化导向的转变。改革开放之初,由于知青陆续返城等原因,城镇劳动就业一度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仅1979年全省城镇待业人员就有59万人。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就业人数以每年2%以上的速度增加,2017年城镇新增就业128.3万人,登记失业率连续多年低于4%的全年调控目标。除了就业不再“压力山大”,就业观念和就业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改革开放之初,找“铁饭碗”“吃国库粮”,几乎是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现在越来越多人的目光不再聚焦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稳定工作,而是在自由择业的海洋中劈波斩浪、追逐梦想。
作为民生之依,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40年来,山东织密兜牢社会保障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城镇到农村、从职业人群到城乡居民,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之初,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很多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防老”也基本靠“养儿”。2017年,全省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530.6万人和7282.6万人,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100元,基本医保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490元,17市432家医院实现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又如,黄河滩区60多万名群众祖祖辈辈渴望有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然而千百年来没有得到解决,到2020年他们就要实现安居梦。这些都是山东引以为豪的“民生名片”。
作为民生之向,医疗卫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40年来,山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医疗投入,人民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以医疗服务能力而言,1978年全省平均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医生数,分别是1.5张和2.6人,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是当时医院的“老三样”。2017年,全省每万人拥有的床位数、医生数,分别达到59.2张和26.5人,是1978年的3.5倍和3.3倍,还建成了覆盖全省的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救治和紧急救援指挥体系,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切身感受到了医疗卫生发展带来的益处。
作为民生之基,教育事业实现长足发展。40年来,山东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规模与质量显著提高。2000年,山东完成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义务教育的历史重任;2007年起,在全国率先整建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开放见证了高考的时代变迁。1977年高考恢复,为被耽误的大批知识青年带来了久旱甘霖,随后经历高考改变命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如今高等教育已成为大众教育。2017年,全省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202万人,是1978年的52.5倍,年均增长10.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1%。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山东40年的民生实践启示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始终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两个走在前列、一个全面开创”的目标定位,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更大力度改革开放推动山东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