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度量衡 古代标准化的基础

2016年11月28日 19:00  新华网

在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秦王说“统一以后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掉,只留下一种写法”。正如对待文字的态度,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对国家多个方面的标准都做了统一的规定和要求。

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统一度量衡。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始皇为了控制政权修筑宫殿,修建长城,甚至焚书坑儒,但是作为度量衡既不会扰乱民心,又不能抵御外敌,这难道仅仅是彰显皇权强势的统治力吗?其中的原委还要从度量衡的历史说起。

度量衡,分别代表长度、容量和质量。关于计量单位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开始需要计量。一开始人们用身体作为计量标准,比如用手掌或者步长来测量长度,还由此诞生了“尺”这样的象形文字。但是这种方法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容易造成分配不均。

直到距今四千多年前,大禹在治水患的过程中,为了治水工程中测量的需要,制定了计量标准。随着夏朝的建立,大禹制定的计量标准成为法定制度得到了推行。《史记》中记载:大禹“身为度,称以出”,以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定出长度、重量单位,以迈腿两次的长度作为一步,并把它复制到木棍、矩尺和绳上,这样在测量时,就可以采用统一的标准读数和计算了。

到了春秋时期,维持了一段时间的统一被四分五裂。各诸侯国纷纷改革旧制,制定了各自独特的度量工具和度量标准。如齐国的铜权,楚国的铜环权,邹国的廪陶量等等。当时齐国的一位士大夫,在贷给贫民粮食时用自家的大斗称量,而在回收或者征税时则用公用的小斗。用这样的方式让农民获得余粮,减轻赋税,以笼络人心。度量衡成为掌权者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国家分裂导致的结果是,每个国家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世家,度量工具的单位和名称都不相同。比如鲁国的容量单位为釜、庾、秉,而齐国的公用单位则为升、豆、区、釜、钟。

这样一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可能会发生这样有趣的景象,鲁国人和齐国人同时拿出十釜粮,结果就可能相差数倍。对战国时期的诸子来说,他们要周游列国,至少也要记住七种不同的计量方法。这样就造成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货物交易极为不便,大大阻碍了地区间的经济发展。

当时,多国君主已意识到了度量衡混乱对于经济发展的阻碍。尤其是秦国,在商鞅第二次变法时,就利用国家机器的力量,统一了度量衡制,并颁布了度量衡的标准器,就是这种商鞅量,在它底部有明确的铭文标注容积,现在实测结果为202.15毫升。这种度量制定的初衷,是为了保证秦国赋税的收入、生产活动的高效,也有助于秦国跟中原地区贸易往来。正是因为这样的改革,使地处西陲的秦国以更快的速度发展起来。

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分裂的局面终于被秦始皇终结。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各个领域的统一。

1996年,在陕西咸阳镇原县出土了一枚秦国的青铜诏版,上面篆刻的铭文记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度量衡的史实。铭文写到:“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这一诏书,以皇帝的身份要求全国推行统一的度量衡制度。而这段铭文,在秦朝所有计量工具上都有篆刻。这些计量器具是官方统一督造并分发各地的,以彰显度量衡的权威性。秦朝还有专门的法律,维护监督计量标准的执行,任何人不得违抗。而对于度量器具的误差,秦朝也有专门的制度进行规范,并定期检查。

秦始皇制定十进制的引、丈、尺、寸、分来计量长度,十进制的斛、斗、升来计算容量,用石、钧、斤、两、铢来计量重量。度量衡的统一,为秦朝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和社会活动的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秦朝的度量衡制度有多科学,从它一直沿袭到民国便可知。即使在现代的计量法律制度中,也包括了类似秦朝度量衡法制的单位制度和器具制造制度等内容。毛泽东在《读封建论》中就曾说

过,“百代都行秦政法”,可见,秦朝度量衡法律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正式通过了“国际单位制”,包括米、千克、秒等几十种计量单位。时至今日,国际上仍然在不断探索更多领域的统一度量标准。不得不说,在度量衡统一的意识上,秦始皇至少超前了两千年。他作为中国第一位封建王朝君主,尽管总是被后世文艺作品塑造成暴君形象,但他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等创举,却是社会进步的光辉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