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东阿检察院未检团队:为罪错未成年人按下人生重启键

2024年12月16日 12:43 

  

  “青少年犯错甚至违法犯罪,就像他们写错了作业,需要及时指出来,递上管用的‘橡皮擦’,把错误修正过来。我们检察人就甘愿做这块默默无闻的‘橡皮擦’。”聊城市东阿县检察院未检办公室主任程利常这样说。在她带领下,该院未检团队齐心协力,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秉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用耐心与关爱为迷途青少年照亮前行的道路,用专业的法律知识为他们筑起坚固的防护墙。

  

“俺这个家又有希望了”

  “感谢你们给了我儿子又一次机会,他现在进步很大,俺这个家又有希望了。”今年10月,附条件不起诉人小东的母亲,红着眼睛将一封感谢信交到程利手中。

  小东的母亲是一位单亲妈妈,平时靠打零工照顾儿子小东和年幼的女儿。“ 当我们提审17岁的小东,相约母子见面时,她一把鼻泣一把泪地哭诉着,牵挂着小东的衣食住行,话语间都是对儿子的娇纵和溺爱。”检察官助理杨文浩对此深有感触。

  在办案过程中,程利和办案团队准确认定案件事实,依据小东等2 人虽实施了抢劫,但2人均未成年,未使用明显暴力,未造成严重后果,抢劫数额仅几十元,又主动退赃、赔偿并获得谅解的事实,提请召开检察官联席会议。经不公开听证表决,对小东作出了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考验期1年。

  在之后的日子里,程利联络社区、学校对小东持续帮教矫治,重点督促其整改不良习气。“这是我们 1年来交流的微信、语音通话,还有考察帮教记录。开始是我引导鼓励小东,后来他只要遇到生活和学习上的烦恼,都会找我倾诉。”谈起对小东的帮教,程利欣慰地表示,“现在,小东母亲也改变了溺爱孩子的教育方式,一个阳光向上的大男孩又出现在了家庭和学校里。”

  对孩子身上的“污点”,该院未检检察官联动起社会和家庭,合力帮扶,引导他们培树正确的为人为学之道。现在,小东就读于某职业院校,还申请成为了一名法治宣讲志愿者。他说:“我是生活在这个家中的唯一男人,要用能力和勤奋,为妈妈和妹妹撑起一把伞、守护一片天。”

“你们的做法,把俺儿子感化了”

  “检察官,我没有说谎,我儿子的真实年龄是15岁6个月,求你们一定查清这个事实。”程利在办理一起盗窃案时,案卷显示涉案未成年人小于年龄为16岁6个月,应负刑事责任,可他的父母对此提出异议。秉持公平公正原则,东阿县检察院向公安机关提出了监督意见。

  程利和杨文浩通过分析小于的户籍证明、出生医学证明、出生纪念册等书证物证,又走访了担任小于老家村党支部书记的乡村振兴联络员,并到医院调取小于母亲的分娩住院病历。经过比对分析,确认在案出生医学证明、身份证信息不真实,小于实际年龄为 15岁6个月。

  当小于的父母从公安机关收到“ 撤销案件决定书”后,给程利打来电话:“你们的做法,把俺儿子感化了。他对检察官们的办案作风心服口服,下定决心好好做人,恳请你们多帮助开导他。”东阿县检察院未检干警立即拿起纠治罪错的“橡皮擦”,趁热打铁,先后 20余次对小于进行正面引领和反面警示。目前,小于正跟随父母学习制作早餐的手艺,一家人年收入10万余元。

  在程利看来,检察官办案,从某种意义上说,办理的是当事人的人生,对未成年人尤其如此。在审查证据过程中,东阿检察院未检团队用心听取群众的诉求和意见,抓住案件的关键环节,去伪存真,用客观公正的结论依法守护未成年人。

“是你们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检察院的同志为纠治孩子们的‘罪错’,甘愿做一块默默无闻的‘橡皮擦’,腿勤嘴勤脑勤手勤,这种情怀和担当触动了我们。所以我在党组会上多次讲,为孩子们纠罪治错,没得商量!”在谈到全县青少年犯罪率下降50% 的治理成效时,东阿县妇女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张莉芳坚定地说道。

  针对罪错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短板,2022年6月,东阿县检察院联合县妇联成立“智家有道”联盟,设立镇村妇女儿童工作站11处。吸收家教指导、法治教育、心理咨询、健康保健、学生教导等方面50名专家组成志愿者服务队,举办讲座和研学活动12次,惠及1万余名青少年和家长。 

  

  “智家有道”联盟成立以来,东阿县妇联和检察院未检团队先后对6名罪错未成年人共同开展不良行为专项矫治,发放救助津贴 3.2万元,防范因案致困和由困增错,真正“救”在点上、“助”在心里。“孩子犯了错,我们做家长的心里特别难受,也很无助。多亏了检察官们耐心教导孩子,还给予我们经济上的帮助,是你们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一名接受矫治帮扶的罪错未成年人的父亲由衷地说。

  椐了解,东阿县检察院与11个有关部门会签了《关于构建“罪错”未成年人矫治社会化支持体系的意见》,引领专业化办案与社会化协作有效衔接,营造了“1×N>N ”的叠加效应。撰写的2篇经验作法被省检察院转发。

  罪错未成年人矫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东阿县检察院在履职过程中,锚定罪错产生的特点原因,以“我管、管好、管到位”的情怀,引领和带动相关单位及部门协作配合、联动尽责,共同携手以阳光般的心态做好挽救罪错未成年人这项阳光般的事业。本报记者 屈庆春 通讯员 刘斌 黄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