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公安局三星辅警周宪波:一部手机装下整个社区

2024年03月14日 16:39 

 

    手机里的4262个社区居民联系方式、每天准时响起的21个手机闹钟、塞满整个柜子的社区文件,是德州市公安局德城分局剪子股街派出所北营社区辅警周宪波的工作“法宝”,靠着这些“ 法宝” ,他为北营社区撑起了一片平安天空,为社区居民筑起了一座暖心港湾。从警20年来,周宪波始终扎根基层一线,先后荣获“山东省公安厅三星辅警”“优秀社区工作者”“基层基础工作新时代枫桥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4262个联系人,每一个他都熟悉

    个子不高,面颊黝黑,说起话来有些腼腆——这是周宪波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样一位平易近人的辅警,将回汉民族杂居、流动人口多、矛盾纠纷种类繁杂的北营社区打理得井井有条,社区连续9年保持“零发案、零诈骗、零邪教、零事故、零犯罪”的“五零”记录。

    “我文化水平不高,但我知道想干好一件事,必须得下真功夫。 ” 从来到北营社区从事辅警工作的第一天起,周宪波就以“让群众100%满意”为目标,将自己与社区紧密地捆绑在一起。打开他的手机通讯录,最大的亮点是里面4262个人的联系方式,而且每个联系人后面的备注都达到200余字,涵盖姓名、住址、家庭成员、主要诉求、工作开展重点等信息。每当他想要了解辖区内群众情况的时候,总能在通讯录中找到答案,可谓“一机在手、信息全有”,手机通讯录成为周宪波特有的一份“移动民情”。

    “今天别忘了把你的车子送去修一下,这样开着多危险呐!”“隔壁最近没产生噪音影响你吧?”“哎呀!谢什么,这不都是我应该做的嘛。”……2月27日下午,记者跟随周宪波来到北营社区,原本见到记者有些腼腆的他走进社区后突然变得活力四射,碰着谁都能唠上两句。“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喜欢和老百姓打交道。”看出记者的疑惑,德州市公安局德城分局宣传科科长唐磊笑着解释道。

    21个手机闹钟,每一个都为服务群众而响

    “叮铃铃,叮铃铃……”采访中,周宪波的手机闹钟突然响起。“哎呀!不好意思,是我的闹钟响了。”他拿起手机快速看了一眼后便提出要去一户居民家中探望。

    “是小周来了吗?”跟随周宪波的脚步,记者来到了社区居民苏奶奶家中,还未踏进客厅,询问声就从屋内传来。“是我啊,大姨,腿怎么样了,还疼吗?”原来,去年 4月,苏奶奶的左腿骨折,从那时候开始,周宪波便隔一两天来探望一次,帮她购买日常用品、解决生活难题。“小周是个好警察,更是个好人,特别关心爱护我们老人,啥困难他都会帮着解决,村里人提起他都会竖起大拇指……”提起周宪波,苏奶奶赞不绝口。

    “叮铃铃,叮铃铃……”走出苏奶奶家没一会,周宪波的手机闹钟又响了起来,记者在征得同意后拿过他的手机,发现从凌晨1点35分到晚上11点45分,闹钟列表里竟然有整整21个备注了工作内容的设定:“1点35分,检查北营东盟风情园自由地酒吧营业时间”“7点09分,北园小学执勤”“22点35分,提醒李明大哥电动车充电拔电源”……周宪波有些脸红地对记者说:“我是担心自己忘事,定上闹钟多个保险。”在他如此强烈的责任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下,近年来北营社区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

    点滴民生事,枝叶总关情。每一个闹钟的响起,都意味着一次为群众服务的开始。周宪波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警察为民服务的宗旨和担当。

    满书柜的文件,每个字都是对社区居民最质朴的关心

    “周警官,我今天不小心把钥匙丢了,你帮我联系一下开锁的人吧。”“周警官,我邻居家晚上又有噪音,你给他再说一下吧。”……在北营社区,周宪波几乎每天都能接到社区居民打来的各种求助电话,“有事找周警官”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周宪波来者不拒,接了电话马上上门解决问题,之后还会把相关情况纪录在册,存放在自己的文件柜内。

    2月27日下午,在剪子股街派出所民警办公室内,记者看到了周宪波的专属文件柜,4层格子全部塞满了社区文件,很难想象如此巨大的工作量竟是一人完成的。“这些文件可都是我们周大哥的宝贝,最近他还说柜子不够用了,要再买一个呢。”办公室里的民警笑着对记者说道。

    此时,柜子里一本名为“拉车门”的册子吸引了记者的注意。经了解后得知,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周宪波每天晚上下班后会在社区开展“拉车门”行动,及时发现未落锁车辆,有效防范群众财物被盗风险。1月29日,周宪波发现社区路边停放的一辆车未落锁,当他打电话通知到车主王女士时,王女士才意识到自己的5万元现金还遗忘在车上,赶忙下楼取回现金并对周宪波连连道谢。

    “社区工作虽然多是鸡毛蒜皮的琐事,但它关乎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感受。 必须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多走一步、多想一点、多说一句,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里。”周宪波说。

    本报记者  屈庆春  通讯员  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