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余岁“加古通”:在传承中舞出新姿

2024年02月20日 23:50 

【新春走基层】

400余岁“加古通”:在传承中舞出新姿

锵锵、咚咚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216日,记者来到济南市平阴县孝直镇焦柳沟村时,看到身着艳丽表演服饰的山东梆子团成员正跟随鼓点排练加古通。衣裙飞舞,夹板道具、锣鼓声回荡,平日里安静祥和的焦柳沟村现下好不热闹。

山东梆子团的团长刘小明,手握鼓槌有力地击打着鼓面,掌握着整场舞蹈的节奏,与其他20余名成员一起完成了加古通的表演。

加古通是一种民间舞蹈,距今已有400年历史。古时用于祈雨祭祀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了一种春节扮玩的民间艺术形式完成了一轮热身排练的刘小明向记者聊起加古通的来源,舞者手中道具夹板与锣鼓配合,发出“加古通、加古通,加古、加古、加古通”的声响,由此而得名。成员们三人一组,分别装扮成县官和衙役,跟随锣、鼓、镲节奏变化,将祈雨时的焦急以及大雨倾盆后的喜悦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锣鼓声引来越来越多的村民围观,其中一名小伙子从人群后方挤到前边时,刘小明眼前一亮,她拉着小伙子的手快步走到记者面前,高兴地说:“这是我的第一届学生——邵鑫,他打小就热爱,后来跟着我学,现在能打鼓能扮角,别看年轻,功底可深厚着呢。”

“嗒嗒嗒……咚咚咚……咚……”说话间,一时技痒的邵鑫便拿过师傅手里的鼓槌,配合乐队,为大家伴奏,随着铿锵有力的鼓声响起,成员们迈着小碎步齐刷刷地拉开队形,和着鼓点、锣点,大家时而围成一圈共同祈求风调雨顺时而三人一组说笑逗趣。鼓声越敲越起劲,大家也越跳越带劲,近7分钟的表演结束,有人的脸上甚至滚下了豆大的汗珠,成员们气喘吁吁,但仍劲头十足。

59岁的县官扮演者任焕英一边调整呼吸一边对记者说:“跟着这么有力的鼓点节奏,我们好像也有使不完的劲儿,今天的这场表演太舒畅了。”

“今天真是太值了,走亲戚还能看场表演。”“还没看过瘾就结束了。”“你看那‘县官’的表情太喜人了。”感受到加古通魅力的围观群众纷纷为成员们的精彩表演鼓掌喝彩。

据了解,2006加古通被济南市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09年入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对加古通逐渐着迷的刘小明开始组建队伍,自己搭台自己唱。每年春节前夕刘小明都会带着成员们排练加古通,得知今年元宵节将受邀参加济南市文化馆组织的文艺汇演,她们更是加班加点地排练“干这行就是越到节日越忙。尤其每年春节前后,我们要么前往市参加文艺汇演,要么送戏下乡,春节前后,最多的时候能演30多场”刘小明自豪地说,加古通的寓意就是祈求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我们要把这种美好的祝愿带到老百姓中间,让年味儿更浓。

刘小明和成员不断创新和努力下,加古通的表演形式日益丰富,深受群众欢迎。在焦柳沟村,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都会很自豪地讲述关于加古通文化传说,绘声绘色,如数家珍。

锣鼓喧天的演奏、惟妙惟肖的表演、形象生动的装扮……不知不觉间,刘小明已经培养了三批加古通表演队伍走过了12个年头。她说:“现在团里成员年纪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也将近50了。加古通的传承和推广单靠几个人的力量肯定不行,还需要更多年轻力量加入。再给我两年时间,我有信心带领大家把加古通跳到国家级舞台上。”说到推广和宣扬加古通文化,刘小明的语气里充满希望和干劲。记者 李晓琳 通讯员 孙静 贾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