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民营企业家记者见面会。济南晶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胡文、银丰生物集团现任董事长王宝庆、山东森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荣钦功三位企业家代表围绕“坚持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主题,讲述他们产业报国、创新发展、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先进事迹和背后的故事。
实现关键战略材料国产化,突破“卡脖子”瓶颈
胡文在2009年作为济南市首批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从加拿大回国创办了济南晶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晶体薄膜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
“近年来,国际形势变化给中国关键战略材料技术创新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实现关键战略材料的国产化,不仅是缓解技术断供风险和保障供应链安全可控的重要手段,更是突破‘卡脖子’瓶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胡文表示,铌酸锂晶体材料主要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军工领域,是调制器、5G滤波器、存储器以及探测器等基础材料之一。近年来晶体材料一直在向着薄膜化的方向发展,以铌酸锂薄膜为代表的光电集成材料的创新和量产将给下游产业链相关领域带来较大变革。济南晶正经过多年的研发,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成功开发出了大尺寸纳米厚度铌酸锂单晶薄膜,使得电光调制器性能更好、耗电更少、集成度更高,非常适合应用于800G以上光模块,能够大幅提高光纤通讯速度,减少能耗。目前晶正电子正在济南综合保税区建设新的生产线,扩大生产规模,为行业发展提供高质量关键材料平台。
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始终坚守主营业务
从2003年银丰集团布局生物医药行业至今,银丰生物集团现已发展成为专业从事人体细胞、组织、器官储存,基因测序、细胞应用、低温医学和健康管理服务等生物医学领域技术研发、医学转化和临床研究的高新技术企业。深耕20年,银丰生物集团在全国率先打通了覆盖人类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产业链。“银丰生物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坚守与创新’。”王宝庆表示,“效益”与“效率”的提升是银丰生物高质量发展追求的核心目标。
“现如今,技术的不确定性、商业模式的不确定性等摆在企业发展面前,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对于银丰生物来说就要始终坚守主营业务。”王宝庆说,在细胞存储领域,银丰生物坚守细胞、组织、器官储存等业务,在全国建设运营14座国家级、省市级干细胞库及遗传资源库、实现细胞总储存能力超过500万份。细胞应用研究方面,坚守细胞技术研发、临床转化研究、体外诊断与细胞药物开发为发展方向,通过在坚守中实现科技创新,九项国家级干细胞临床项目均成功通过备案,其中有一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立项。在基因测序领域,坚守生育健康检测、肿瘤精准医疗检测、健康管理检测等开发试剂盒及创新技术服务,目前共发现26例人类新基因,也完成山东省首台5G移动核酸检测车下线。健康管理领域,计划2024年9月1日营业的银丰(济南)医院项目及今年12月底开业的海南博鳌鲁医医院项目,整合集团全产业链和围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致力于打造“预,检,治,康”的主动式健康管理闭环。
17载筚路蓝缕,始终不放弃创新和研发
山东森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拉长氟材料产业链的下游重要深加工企业。荣钦功表示,公司自2006年创建,从职工不足10人、厂房面积仅有400平方米的小作坊,成为现在年产值2个亿的行业领军企业;从当初资金、技术、人才三无,到现在拥有35人的博硕研发团队。“历经17载筚路蓝缕,虽艰苦却始终没有放弃创新和研发。”
荣钦功介绍,山东森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至今先后与中科院、哈工大、川大、天工大、天大、山大、山东理工、青岛大学等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开发了20多种高端产品,拥有80多项发明专利,牵头制定了7个团体标准,“超细长丝”“声学膜”“高强膜”“5G通信用高频高速基板”等多项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并实现国产替代,填补了行业空白。(记者 陈俊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