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频现“灰色产业链” 教育部发文整治,今年或将成为“史上最严”

2019年04月16日 15:35  本报记者 刘卓群

  自主招生,是高校选拔录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考生一旦通过高校自主招生笔试、面试,就可以得到相应的“优惠”政策,例如降低分数录取,优先选择专业等。自2003年教育部开始推行自主招生政策后,广大考生和考生家长对此倍加关注。但十余年来,自主招生“灰色产业链”屡现,材料造假、买卖专利、代写论文等违规操作频发。近日,记者针对这类问题进行了采访调查。

  报名材料造假,代理机构开价10万元

  目前全国已有89所高校公布了2019年自主招生简章,一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考生家长早已“按捺不住”。上周,济南市民张女士向记者表示,她的儿子小李是一名高三应届生,平时成绩不够“顶尖”,只处于中上游,但她希望小李能考取一所名牌大学,就“瞄准”了自主招生。

  张女士想让小李报名省内某985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该高校规定,必须是高中阶段在中国科协举办的五项学科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或高中阶段在中国科协举办的五项学科竞赛全国联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者才能报名。但小李从未获得过任何奖项。于是,张女士联系到了一家注册地址在北京市的某代理机构,该机构负责人称,可以代为办理报名所需的一切材料,让小李顺利通过报名、审核。代办费用为10万元,需先支付5万元订金。

  “对方表明材料虽然是假造的,但绝不会被查出来,并且承诺查出来就全额退款。”张女士说,“我怕一旦被查出来,会影响儿子未来的前途。”再三考虑之下,张女士最终选择放弃。

  学术论文代写低至千字70元

  4月8日,记者联系到济南市一位不愿具名的从事代写工作的女士,该女士表示可以代写自主招生论文,按字数收费,千字70元,会通过Word文档发送到记者的微信或QQ上,修改到满意为止。

  记者谎称自己是一名考生的亲戚,将外省某985高校文史哲专业自主招生的简章展示给该女士,简章上报名时间为3月23日—4月8日,要求考生报名时必须提交一篇代表本人水平的三千字以内的书评,书评必须通过查重检测。该女士看过简章后称,可以保证文章原创、保证通过查重检测。记者称明天就要截止报名,问其能否在一天内完工,该女士称可以,但加急代写需要再加价50元。

  当日,记者还在网上发现一家注册地址在湖北省武汉市的教育服务专营店,该店一位昵称为“文章四号”的网络销售人员称可以提供代笔服务。记者询问其是否能代写自主招生论文,“文章四号”称可以,报价为千字100元。

  购买专利证书获取“通行证”

  据记者调查了解,在贴吧、论坛上有很多人寻求专利证书购买方法,其中一部分人就是为了获取高校自主招生的报名资格。这部分人认为,只要购买到一张专利证书,就相当于得到了一张自主招生的“通行证”。

  在市场需求下,即便是合法转让专利的交易,自主招生也成为了专利代理机构的宣传噱头。记者发现,许多知名专利网站的宣传广告上都赫然写着“自主招生”“升学加分”等字样。记者咨询了其中一家网站的客服,客服称专利交易零手续申请、零驳回风险、转让成功率高达99%、最快15天拿证,只需要考生提供姓名、身份证号、地址、联系方式等基本资料即可。

  教育部发文整治,今年自主招生或将成为“史上最严”

  造假的报名材料、代写的学术论文、购买的发明专利……如果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凭借这些“敲开”名牌大学的大门,那么无疑会对教育氛围、学术风气带来负面影响。

  4月8日,记者采访了曾于2011年通过外省某985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菏泽市民蒋先生。蒋先生认为,高校自主招生,本是一件“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好事,但近年来弄虚作假的操作频发,既违反高校规定,也违背学术道德。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滥竽充数,会破坏自主招生的公平公正。这不仅是态度上的投机懒散,也是学术上的造假违规。应该严肃处理此类人员。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了“十严格”政策,其中一条是严格惩处造假行为,对查实提供虚假申请材料的学生,由高校依照相关规定取消其自主招生相应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考生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由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依照相关规定取消其高考相应资格,入学后发现的取消其学籍,毕业后发现的取消毕业证、学位证。对于自主招生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对于因疏于管理,造成考场秩序混乱、大规模舞弊、招生严重违规的,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