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立法 质量立法 创新立法 三组关键词,带您了解地方立法的“山东模式”

2017年09月18日 17:42  山东法制报

 

 
 
 
相对于国家立法,更“接地气”的地方立法在地方治理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2015年12月1日起,我省17个设区的市全部拥有了地方立法权,近两年的时间过去了,各地市立法权使用情况如何?立法工作有何特点?9月11日至 16日,记者走访了潍坊、东营、滨州三市,带您近距离感受地方立法工作中]的“山东模式”。

 

 

关键词一:特色立法

 

9月11日下午,安丘市凌河镇于家水西村,蔬菜大棚里种植的大葱长势喜人。于家水西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洪熙告诉记者,合作社在种植之前,会联系安丘市供销农资公司来进行氯化苦土壤熏蒸杀虫,等农药在土壤中彻底分解后再进行种植,使用后作物可增产 30% 以上,减少地上用药50% ,残留少,不会污染地下水。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不会使用任何剧毒高毒农药。“我们买不到,也没人敢用,农户都知道用了是违法的嘛!”孙洪熙说道。

 

在安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记者输入农药名称、类别,全市经营该药的商家马上显示在屏幕上。安丘市全面实施了农药登记备案经营告知制度,未经备案登记的产品坚决杜绝进入市场,32 家农药批发企业与全市909家农药零售业户全部实现连锁经营。

 

农药的规范使用和有力监管,得益于2016年12月起实施的《潍坊市禁用限用剧毒高毒农药条例》,这是潍坊市自2015年起拥有地方立法权以来,首批实体地方性法规之一,也是全国第一部剧毒高毒农药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

 

“潍坊是全国著名的农业大市,我们立足本地特色,从加强农业生产监管、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迫切需要出发,把该条例作为实体立法的开山之作,实现了对剧毒高毒农药最严格的管控,破解了困扰政府多年的农药管理和执法依据缺乏、手段刚性不足的难题。”潍坊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刘晓东说。

 

在无先例可循、无直接上位法援引的情况下,潍坊人大立足本市农药管理现状,充分总结多年工作经验,在条例中搭建起“四统一定两确保” 的制度框架,在以创制性立法引领推动地方改革发展方面作出了表率。

 

关键词二:质量立法

 

质量是法规的生命所在,立法要从实际出发,才能确保站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9月14 日,记者在东营了解到,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省唯一的国际重要湿地和国家级示范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国务院颁布实施的《自然保护区条例》时间较早,且较为原则,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通过地方立法予以解决。

 

“比方说,自然保护区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等问题,对实际管理中经常遇到的不按照规划确定的用途进行农业生产、 围垦湿地、 建设盐场、擅自开发等违法行为,无法可依,胜利油田的生产作业区与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区域相互交叉等。”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工会主席吕卷章介绍道。

 

基于此,一部立足本地实际、可操作性极强的地方性法规《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 于今年3月审议通过,5月起正式实施。

 

根据条例规定的保护区保护管理四至界限,各管理站对保护区的界桩界牌重新进行了勘察确认,明确界限和各功能区区划范围。区内部分生产经营单位自觉按条例规定搬离撤出自然保护区,恢复了生态原貌,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记者了解到,自 2015 年被赋予立法权以来,东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实施3 部地方性法规。高质量推进地方性法规的制定,离不开高标准打造的地方立法智库,东营市人大常委会不仅选聘了 29名专业人士组成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员,还选取了涵盖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8 家立法联系点,与法检两院、市内高校、律师事务所经常性地沟通研究立法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最大限度让公众参与立法工作。

 

关键词三:创新立法

 

今后,滨州市民获得道德模范、滨州好人、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或者受表彰的文明行为,将录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同时,对于情节恶劣、社会影响较大、拒不执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不文明行为,也将录入该平台。

 

“这是全省第一个政府诚信平台,”9月15 日,滨州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朱万春向记者介绍,“抵制不文明行为,需要创新治理方式,丰富治理手段。6月22 日审议通过的《滨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明确,我市将探索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制定统一的信用信息采集和分类管理标准,使不文明行为与个人信用挂钩,促使个人加强自我约束。”

 

据了解,滨州是全国第二个出台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设区的市。条例还规定,在建筑物等乱涂乱画最高可处三百元罚款,在路口向过往车辆发放小广告、小卡片的,最高可处五百元罚款等,不仅把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逐步转化为法律规范,更体现出了我省地方立法理念的创新。 本报记者 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