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让老旧社区有了“守护神” ——重庆巴南警方创新打造“1+5科技护城墙”,实现老旧社区零发案

2017年06月23日 11:26  山东法制报

 
 
    门禁卡开启楼道防盗门,这在城市生活中随处可见。但门禁系统由于多数是由小区物业单独安装,存在读卡系统信息简单、管理可能流于形式等安全隐患。重庆市公安局巴南区分局创新性地将门禁卡和社会创新治理结合起来,运用智能门禁系统把一栋栋单体楼和一个个物业小区加以防控,并运用联网报警及社会视频接入平台,完善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安全防控网,打造出“1+5科技护城墙”,即1个信息中枢系统加上5个信息生产交互平台,用科技密织出一道无形的“护城墙”,有效维护辖区社会安全稳定。

 

 

    一人一卡安全度高  老旧小区实现零发案

 

    巴南区民警向记者介绍,为了消除治安隐患,清除治安死角,提高居民安全感,2015年,巴南区开始投放使用智能门禁系统。他们将门禁卡联网管理、智能存储,并按照一人一卡写入个人信息,使门禁卡拥有身份识别功能,可以进行挂失甚至作废,确保门禁卡只能打开居住房屋所在楼栋的大门,避免被人浑水摸鱼,有效摒除闲杂人员。

 

    这种与个人信息绑定的智能门禁卡,还能同时录入房主多套房屋信息,可以实现跨小区的一卡通服务,有效解决业主烦恼。而对于老人和孩子而言,这个看似普通的门禁卡,在公安民警眼中却成了他们的第二张身份证。一但出现孩童或老人走失等情况,民警可以通过门禁卡联网公安信息网络,及时获取他们的信息,联系到他们的家人。智能门禁系统还能准确分析空巢老人、学龄儿童等进出情况,及时发现异常,为社区主动上门服务提供基础信息。

 

    记者了解到,为了最大限度确保住户信息安全,在实行智能门禁系统时,由公安机关登记并录入信息,联网公安内网,确保信息不外泄。在管理中,物管等相关单位仅仅具有管理权限和极少部分信息的知晓权,业主完全不用担心个人信息安全问题。

 

    李家沱合建社区是巴南区典型的老旧社区,原来该社区住房老旧,没有安装门禁系统,小偷能自由出入,使得社区居民防不胜防。2015年4月,合建社区开始安装智能门禁系统,小区治安环境来了个 180度大转变。

 

    冯大爷是这个老旧社区的原住民,他高兴地说:“ 装上这个门禁,好得不得了,现在那些认都认不到的人再也不能到处乱窜了,小偷小摸这些更是没有了,贴小广告的人也看不到了,楼道既干净又安全!”

 

    巴南区公安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先后投用智能门禁系统的合建社区、 海天花园小区,全部实现安装后零发案,治安防范效果十分显著。

 

    “1+5”协同运用  筑牢安全保护墙

 

    “ 你好,是李家沱派出所吗,我的手机被偷了。”近日,在巴南区李家沱新东南亚二楼经营窗帘店的熊先生打个盹的功夫,放在办公桌上的一部手机不翼而飞。

 

    接警后,李家沱派出所民警迅速开展侦查工作,通过调取窗帘店出入口监控,锁定嫌疑人,并进行沿路视频追踪,发现该嫌疑人进入合建社区(该社区有门禁系统镜头和社会联防镜头),民警通过视频侦查很快找到了嫌疑人的落脚点,成功将其抓获并追回了手机。

 

    “盗窃一直都是巴南区治安防控中的老大难问题,不仅让老百姓痛心疾首,也严重影响了全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巴南区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此,巴南警方创新社会治理,建立了1个全面收集并整合信息的核心系统和 5个信息生产交互平台。这5个平台分别是智能门禁系统、智能微卡口、一线警务工作平台、联网报警及社会视频共享接入平台、RFID 智能安防定位服务平台。通过“1+5”的协同运用,防控网从社会面治安、机关企事业内部、信息网络安全等方面多管齐下,紧罗密织,构筑起了一道群众安全护城墙。

 

    本报记者  赵正杰